第241章 曹叡问计(1 / 2)

洛阳

“陛下唤臣过来,不知有何吩咐?”

司马懿(字仲达)恭恭敬敬地向身穿常服的曹叡行礼道。

曹叡私下将司马懿传召过来,为的就是应对咄咄逼人的汉家势力。

不得不说,此次关中陷落,大将军曹真去世,让曹魏朝廷惶恐不已,

如果不是司马懿及时回朝,联合众世家,将朝政稳固,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是曹叡更加信任倚仗司马懿的缘故。

只有这个老臣是忠贞贤良的!

短短几年时间,原本偏安一隅,被曹魏视为法理上的眼中钉肉中刺,

小小的贼汉,如今势力范围,已经不局限于小小蜀地了。

先前雍州凉州被肆虐,曹叡并不是十分在意。

毕竟这几处物产贫瘠,难以管理。

更只是听调不听宣,除了战马,其他物资还需要朝廷供养,丢了就丢了。

如今才几年时间,竟然连关中都被占据,着实让曹叡无法接受。

堂堂大魏,他登基才接手几年,竟然节节败退!

就连先帝留给他的托孤重臣,宗室第一人,大将军曹真,也让他非常失望。

堂堂宗室,掌握天下兵马,竟然如此不堪?

不仅讨伐汉中等地毫无建树,如今竟然连关中长安都丢了?

朝廷的面目何在?

宗室如此不给力,他也只能听取意见,提拔一下真正有才能的贤良了。

如今,在朝中诸位忠臣的推荐下,他最终还是将司马懿提到了大将军之位,

自然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有所建树。

对于后宫佳丽的热情已经有些消退,曹叡这才想起要关注一下国事。

他今日难得抽出空闲,将司马懿传召过来,就是想询问一下他对阵汉军的方略。

“大将军辛苦了,如今汉军势大,几不可制衡,朕甚是担忧,不知大将军有何策略应对?”

司马懿自从接替大将军,不仅在关中设下毒丸计策,更是在稳定洛阳局势时,多方探讨。

与众世家之间,他们已经反复推演论证,就等着曹叡召见,没想到一等就是二十多天。

不过,只要陛下肯询问方略就好。

司马懿身上的士林风范很足,彬彬有礼地谦辞一番,这才回应道:

“启禀陛下,臣得陛下厚爱,夙夜难寐,为应对贼汉威胁,有三策奉上:

其一,虽然贼汉得一时侥幸,占据关中,但如今潼关仍在我大魏手中,天下险要,莫过潼关,

两山夹一关的险要地形,加上后方有大军支持,易守难攻。

如今潼关有赵俨(字伯然)坐镇,此人出身名门,对朝廷忠心耿耿,行事稳重。

有他镇守潼关,可力保关隘不失,

陛下可令徐晃、张合等宿将,统领五万精锐,分驻蒲津渡、武关等节点,

利用黄河、华山地形构筑壁垒,设置滚石、蒺藜、烽火台等防御工事,切断贼汉东进中原的通道。

如此,贼汉就只能困顿于关中,不得寸进,被动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