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我的这些要求,基本上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他或许也明白,要想让屯田真正见到成效,就必须给予负责此事的官员足够的权力和信任。
当然,他也强调了要“谨慎行事,与各方协调,及时汇报”。
第三步,是进行初步的区域规划和任务分解。
有了机构和授权,我便立刻开始着手进行更具体的规划:
划分重点屯区:
根据之前的调研结果和徐州地图,我初步划定了几个重点屯田区域:
军屯区: 主要选择在小沛(刘备驻军核心区)附近、以及靠近兖州边界的一些荒地。前者便于管理和就近供应,后者则兼具屯垦戍边的作用。
民屯区: 主要选择在下邳、东海郡等土地相对肥沃、水利条件较好、且无主荒地较多的区域。初期规模不宜过大,选择一到两个县作为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
任务分解与人员委派:
我将具体的任务分解下去,委派给屯田都尉府的下属官员负责:有人负责清查土地、绘制图册;有人负责招募流民、登记造册;有人负责筹集和分发物资;有人负责监督军屯的生产和纪律;有人负责指导民屯的技术和管理……力求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
建立汇报与沟通机制:
我要求各负责人定期向我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我也会定期向刘备和糜竺汇报整体情况,争取他们的持续支持。
屯田都尉府,这个承载着徐州未来希望的新生机构,就这样在我的主导下,初步搭建起了框架,并开始缓缓运转起来。
虽然我知道,前方的道路必然充满了挑战,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接踵而至。但我心中充满了干劲和信心!
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理念,付诸实践,去尝试改变一片土地、一群人的命运,这种成就感和使命感,是任何权力或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我站在别驾衙署(也是屯田都尉府的临时办公地)的窗前,望着外面那片等待着被唤醒的土地,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稻谷飘香、炊烟袅袅的景象。徐州的复兴之路,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