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金陵·清欢小馆(1 / 2)

装修的噪音持续了整整两个月。阮清的工作室二楼从空旷的loft变成了\"清欢小馆\"的雏形,墙壁上还留着几幅未来得及撤下的油画,和崭新的不锈钢厨房设备形成奇妙的对比。

\"这面墙必须打通。\"我踩着人字梯,手里的锤子敲打着承重墙边缘,\"不然传菜口太窄。\"

装修队工头老周在底下急得跳脚:\"小祖宗,这墙打了整栋楼都得塌!\"

阮清咬着铅笔头,突然把素描本翻到新的一页:\"如果在这里加个旋转餐台呢?\"她画了个夸张的弧线,\"菜从厨房直接转到每张桌子前。\"

我从梯子上滑下来,凑过去看:\"你当是回转寿司啊?\"却在看到草图后眼睛一亮,\"等等,这主意其实不赖...\"

三天后,一个迷你版的旋转餐台出现在厨房与大厅之间。这是我用二手摩托车轮毂改装的,刷上了阮清调的蒂芙尼蓝。

\"丑死了。\"阮清嘴上嫌弃,却偷偷拍了十几张照片发朋友圈。

开业前夜,我独自在空荡荡的餐厅里调试招牌。那是我花半个月工资定制的霓虹灯,图案是我和阮清一起设计的——一个外卖头盔和一支画笔交织在一起,下面用行书写着\"清欢小馆\"四个字。

\"左边再高点。\"阮清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她手里捧着两碗泡面,热气在初春的寒意中氤氲成白雾。

我调整好招牌角度,从梯子上跳下来:\"怎么来了?不是说好今晚你好好休息。\"

\"睡不着。\"阮清把泡面递给他,\"尝尝,我加了溏心蛋和午餐肉。\"

我们坐在还未摆放整齐的餐椅上,就着霓虹灯的闪烁光线吃完了这顿简陋的\"开业宴\"。欢喜突然放下叉子:

\"明天要是没人来怎么办?\"

阮清踢掉高跟鞋,把脚搁在他腿上:\"那就我们俩吃,吃不完的喂流浪猫。\"

霓虹灯的光芒在她脸上投下变幻的色彩,我伸手抚平她眉间的一道细纹:\"你知道我为什么答应开这店吗?\"

\"因为我死缠烂打?\"

\"因为那天你说...\"我模仿着阮清的语气,\"'你做饭时眼里的光,比我见过的所有艺术品都亮'。\"

阮清的耳根悄悄红了。她转移话题:\"菜单最后确认下?\"

我变魔术般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十几道菜名,每道后面都标了价格。

\"红烧肉38,糖醋排骨42...\"阮清念着念着突然停下,\"这价格是不是太低了?\"

\"大学生和上班族就图个实惠。\"我挠头,\"再说材料我都认识菜市场的,能砍价。\"

阮清突然抓起笔,在菜单底部加了一行:\"主厨特供艺术套餐——价格面议。\"

\"这啥?\"

\"给那些装逼的艺术圈人士准备的。\"阮清狡黠地眨眼,\"他们不在乎钱,只在乎够不够'独特'。\"

开业当天,原定11点开张,结果早上9点就有人敲门。是隔壁画廊的老板,带着一群睡眼惺忪的艺术家。

\"听说你们搞了个'艺术套餐'?\"画廊老板搓着手,\"我们昨晚通宵布展,急需解酒...\"

我系着阮清手绘的涂鸦围裙,在开放式厨房里忙得脚不沾地。阮清则穿着服务生的黑白制服,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在餐桌间穿梭。

\"这是什么?\"一位女艺术家指着面前的红烧肉——我把它做成了抽象雕塑的形状,肥瘦相间的肉块堆叠成不规则的几何体。

我擦着汗走过来:\"蒙德里安风格红烧肉。\"

艺术家们哄堂大笑,却纷纷掏出手机拍照。阮清趁机推销:\"这是我们的'解构主义'系列,下周还会推出'超现实主义'糖醋排骨。\"

中午时分,真正的食客开始涌入。大多是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和南艺的学生。我的拿手菜很快售罄,他不得不临时加做\"外卖员特供蛋炒饭\"——用隔夜饭和任何手边能找到的食材。

\"老板!\"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起手机,\"你们上热搜了!\"

阮清凑过去看,原来是那位画廊老板发了条微博:\"南京惊现最酷艺术餐厅,外卖小哥主厨用红烧肉致敬蒙德里安\",配图是那盘造型奇特的肉,已经转发过万。

下午三点,客流稍缓,我和阮清瘫在厨房后门的小板凳上分食一碗阳春面。阮清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她父亲。

\"清清,听说你改行开餐馆了?\"老爷子的声音通过免提传来,\"还和那个送外卖的小伙子一起?\"

我的筷子僵在半空。阮清却镇定自若:\"爸,您要不要带朋友来尝尝?今晚我们推出'怀石料理'版鸭血粉丝汤。\"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六点到,准备八人位。\"

挂断电话,我的脸都绿了:\"你爸?带艺术界大佬来吃鸭血粉丝?\"

阮清却异常兴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们要来'考察'你。\"她跳起来,\"快,我们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鸭血!\"

五点半,\"清欢小馆\"破天荒地挂上了\"包场\"的牌子。阮清换上了正经的黑色连衣裙,我则被迫穿上了一套不合身的西装——是阮清临时从隔壁婚纱店借来的新郎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