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朱由检的小姨妈(1 / 2)

江宁在成都府的日子,可谓是神仙生活,整日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太极。

与此同时,赶赴贵州的秦良玉正按照江宁制定的作战计划行事。

她率领大军对安邦彦及其麾下叛军采取围而不剿的策略,将他们朝着指定方向驱赶。

将安邦彦这颗“棋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彻底搅乱了贵州局势。

这打法可把素有“宿将西南,大将之冠”美誉的鲁钦看傻眼了。

鲁钦本以为凭借自己手中五万兵马,再加上四川副总兵秦邦屏的两万白杆军。

虽说要一举剿灭安邦彦有些难度,但只要坚持下去,他有十足信心将其彻底消灭。

可如今朝廷又派来大军,却只是围而不剿,这让鲁钦实在摸不着头脑。

巡抚王三善倒是看出了其中门道,对此他心里乐开了花。

外人只知巡抚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可只有王三善自己清楚,这个巡抚当得有多憋屈。

之前朝廷国库空虚,致使贵州的朝廷军事力量薄弱,土司们更是嚣张跋扈、目无王法,尤以水西土司安邦彦为甚。

地方士绅与土司勾结在一起,根本不把他这个巡抚放在眼里。

如今正好借着安邦彦在前方“开路”,清理这些盘踞一方的官绅,王三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恨不得亲自跑去给安邦彦摇旗助威。

………

朱由检和老魏进入贵州后,可谓彻底“放飞自我了”。

锦衣卫和东厂人马倾巢出动,开始大肆搜集贵州境内地方官员和士绅的各种罪证,两人干得不亦乐乎。

朱由检更是展现出工作狂的特质,一度让老魏怀疑人生。

老魏一直觉得在反贪反腐、打击贪官污吏这条路上,自己在大明朝要是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可见识到朱由检的疯狂程度,老魏也甘拜下风了。

看着一箱箱被抬回来的各地官员士绅的罪证,朱由检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集到的贪官罪证越来越多。

朱由检笑着对老魏说:“魏公公,依本王之见,干脆把贵州官场的官员都屠戮干净,然后再重新挑选官员,这样岂不省事?”

听到朱由检这话,老魏感觉自己的小脑都瞬间“萎缩”了。

想他老魏,百姓称其为“活菩萨”,贪官污吏视其为“活阎王”,但他向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从没想过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就随便把人弄死。

可如今,朱由检居然要将贵州官场屠戮一空,这实在出乎老魏的意料,这位信王殿下胆子也太大了。

于是,老魏好言相劝道:“殿下,咱们代表的可是朝廷,做事得按规矩来,必须让天下人信服,咱们可不是土匪,不能不教而诛。

百姓有句老话说得好,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啊。”

听着老魏喋喋不休的劝说,朱由检不厌其烦,但也只好放弃将贵州官场屠戮一空的想法。

随后,他领着皇明卫直接去找秦良玉。

诛杀贪官污吏已不再是朱由检的追求,他朱由检将来可是要海外建国的,没有行军打仗的本事怎么行呢?

秦良玉见朱由检前来,也是一阵头疼。

原本她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朱由检跟随大军围剿安邦彦。

一是朱由检身份特殊,二是他来头太大,要是朱由检在战场上掉根汗毛,她秦良玉可不一定担得起这个责任。

但架不住朱由检以田如意为突破口,和秦良玉攀起关系来。

土司之间常常联姻,七拐八拐还真都能扯上点关系。

一番东拉西扯之后,秦良玉居然成了朱由检的“小姨妈”。

听到“小姨妈”这个称呼,秦良玉当场愣住了,原本想开口反驳,可后来发现还真没法反驳。

田如意的母亲出身石柱土司家族,与秦良玉年轻时关系十分要好,二人常以姐妹相称。

最后无奈之下,秦良玉勉强同意朱由检带领黄明伟与赵率教、曹文诏三人随军出征,但只能在一旁观战,绝不能亲自参与战事。

朱由检满心高兴地答应了。

秦良玉觉得还是不放心,又让人把老魏请了过来,帮忙照看朱由检。

于是,一把年纪的老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被“抓壮丁”逼上战场。

老魏内心欲哭无泪,暗自哀呼道:“江大人呀,您当初怎么不把殿下留在成都呢?

您在成都日子过得有多潇洒,老魏我这会儿就过得有多凄惨呐。”

…………

与此同时,洛阳福王府内,朱常洵坐在书房内,沉思良久。

就在这时,世子朱由崧走了进来,他朝着朱常洵恭敬地行了一礼,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父王,难道您真的答应那些人了吗?”

朱常洵示意朱由崧坐下,随后又叹了口气,说道:“父王之所以暂时答应他们,不过是为了稳住局面罢了。

即便父王不答应,他们也还有其他选择。

要知道,这天底下从来不缺狼子野心之辈。”

听到这话,朱由崧神情顿时一紧,开口问道:“父王,难道您真的打算跟随他们一同进京?”

说到这里,朱由崧便不敢再往下说了。

朱常洵听闻此言,面色变得十分复杂,缓缓说道:“父王原本确实有过这种想法。

毕竟当年你皇爷爷对父王也是十分看好的,宫内有你皇祖母帮忙,朝堂之上支持父王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奈何最后,你皇伯父占了个长子的大义名分,又在东林官员的大力支持下,最终成为太子。

说句心里话,父王这些年来,心里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实在是心有不甘啊!”

朱由崧听了这番话,神情顿时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