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化匆匆赶到五军都督府,宣读朱由校旨意,同意满桂率领京营剩余人马前往山西巡视。
沈有荣听闻,顿时大惊失色,赶忙说道:“方公公,如今江大人领军在外,京城就只剩这京营五万兵马了。
要是全都调走,京营可就空虚了。
老夫虽说对朝堂局势了解有限,但也能察觉到,最近这段时间恐怕要有大事发生。”
方正化闻言,笑着安抚道:“沈都督,无需担忧,只需遵旨行事便是。”
见方正化如此镇定,沈有容暗自思忖片刻,随后点了点头。
紧接着,满桂便奉旨来到五军都督府领命,之后便前往京营率领剩余的五万兵马,奔赴山西巡视,以防范林丹汗进犯。
内阁之中,孙承宗和袁可立得知这一消息,皆是惊愕不已,赶忙前往御书房求见朱由校。
一见到朱由校,孙承宗便急切说道:“陛下,如今江大人率十万兵马在四川平定叛乱。
京营又有两万兵马被陈都督带去巡视九边军务,剩余这五万兵马无论如何也不能调动啊!
否则京城没了重兵镇守,难免会出乱子。”
一旁的袁可立也跟着开口劝说。
朱由校却神色淡然,对众人说道:“无妨,一切皆在朕与江兄的掌控之中,两位爱卿不必担忧。”
听到这话,二人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孙承宗行礼说道:“既然如此,那老臣便放心了。
只是,老臣近日旧疾复发,身体抱恙,想向陛下告假几日,在家调养养病。”
朱由校听了孙承宗的话,笑着点头应允。
随后,二人退出御书房。
此事过后,孙承宗这位当朝首辅告病在家,内阁便只剩下袁可立一人主持政务。
方正化又前往神虚观宣读旨意。
神虚子听闻皇帝召见自己入宫讲道,顿时满脸激动,赶忙换上那件金丝祥云道袍。
跟张五爷打了声招呼,便与方正化匆匆赶往皇宫。
进入皇宫后,在方正化的引领下,神虚子走进御书房。
见到朱由校,神虚子赶忙打了个稽首。
朱由校看到神虚子到来,立刻起身相迎,笑着说道:“朕近日闲暇之时研读《道德经》,虽略有感悟,却仍未得要领,故而请老神仙入宫,为朕讲道解惑。”
神虚子微笑着回应:“陛下有旨,贫道自当为陛下讲解一番。”
朱由校一抬手,方正化立刻端来一把椅子,又奉上一杯热茶。
随后,朱由校便与神虚子热烈地讨论起《道德经》来。
…………
与此同时,杨安随着青山先生及其叔父,一路沿着运河北上,抵达洛阳。
天黑之后,几人径直来到福王府。
杨安抬头看着福王府的匾额,心中暗自惊叹,意识到自己这次真的是撞大运了。
在王府侍卫的带领下,他们进入王府。杨安紧紧跟在青山先生身旁。
没过多久,只见一位身着锦袍、手持铁如意的老者,抚着胡须,笑着与青山先生的叔父打招呼:“进卿,这次你可来晚了。”
青山先生的叔父也笑着回应:“拱极兄,你这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不知事情进展如何了?”
被称作拱极的老者神色平静地说:“殿下这几日正在考虑,想必很快就会有答复了。”
听到这话,青山先生的叔父抚须点头:“如此便好,只是咱们也得抓紧了。
四川那边刚传来打了大胜仗的消息,咱们也该尽快动手了,不然龙椅上那位的威望必然更上一层楼,到时可就不好办了。”
手持铁如意的老者淡淡一笑:“进卿无需担忧,如今咱们一切准备就绪,万无一失。”
随后,几人跟着手持铁如意的老者来到一处院落,杨安则守在门外,偷偷听着他们的对话。
当天夜晚,在王府总管太监的带领下,几人来到福王书房,杨安被阻拦在门外。
进入书房后,手持铁如意的老者一脸平静地看着身着四团龙袍的朱常洵,淡淡地问道:“这几日殿下考虑得如何了?”
朱常洵神情复杂,陷入了纠结当中,就在这时,青山先生的叔父也开口劝道:“殿下,您要清楚,这次的机会千载难逢。
当年您已经错过一次,若是这次再错过,恐怕下辈子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只见朱常洵神情激动,快步走到两位老者面前,眼含热泪,激动地说道:“本王太想当皇帝了!
本王自来到洛阳后,做梦都想当皇帝。
本王若是当了皇帝,一切军国大政都听两位先生的,两位先生就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会像对待父皇那样尊敬二位,二位先生便是本王的亚父!”
朱常洵一边抹着鼻涕眼泪,一边郑重许诺。
两位老者对视一眼,皆露出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
随后,手持铁如意的老者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殿下做好准备,过几日便随我等一同进京。
一旦大事已定,殿下便能登基为帝。”
听到这话,朱常洵抹着眼泪,不停地点头,随即又小声问道:“可是身在四川的那位,似乎比本王更有资格呀。”
说完,满脸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