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步兵装备,骑兵的短板也需补齐。朱明夷没有忘记对秦铁狼的承诺。他动用了系统奖励的无限大米食盐和部分缴获的财物,通过尤世威在榆林的关系,以及秦铁狼的门路,与河套及漠南的一些蒙古部族进行了大规模交易,用他们急需的粮食、盐巴、布匹、铁器,换来了足足五万匹膘肥体壮的战马!
北地送来的骏马一到,秦铁狼看着那些油光水滑、神骏异常的宝贝疙瘩,眼睛都快笑没了,整天泡在马厩里,亲自挑选调配。按照朱明夷的指示,其中一万匹优先补充给了他的秦宁卫,使得这支蒙古轻骑兵终于恢复了昔日的荣光,甚至犹有过之;另外两万匹给了秦王卫,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重甲骑兵;最后两万匹则划拨给了破军营和靖虏营,增强其侧翼突击和追击能力。
至此,朱明夷麾下的军力部署已然成型:
秦王卫:朱明夷亲领,含神机营、重骑兵,共五万人,乃全军核心精锐。
破军营:侯天禄统领,五万人,以悍勇步卒为主,辅以部分骑兵,负责正面攻坚。
铁壁营:王卫钦统领,五万人,多为经验丰富老兵,擅长防守与火器运用。
靖虏营:尤世威统领,五万人,新编部队,但兵员皆优选,由宿将统带,战力不容小觑。
地方民兵:十万人,分布各府县,负责守备、后勤及辅助作战。
总计四十万大军,甲仗齐全,粮草充裕,士气高昂。关中,这片沉寂了太久的土地,终于再次拥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和底气。
这日,秦王府,议事厅。
朱明夷端坐主位,下方两侧,张云鹗、谢云舟两位文臣,以及尤世威、侯天禄、王卫钦、尤世禄四位手握重兵的大将肃然而立。秦铁狼因需加紧训练骑兵,并未到场。
厅内气氛肃穆,所有人都知道,该来的,终究要来了。
朱明夷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李闯虽退,但真正的威胁,已在路上。根据锦衣卫和斥候的多方情报,结合鞑子的动向,本王判断,清军主力,不日即将南下!”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堪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北方的榆林和东面的潼关。
“以鞑子的狡诈和兵力优势,他们绝不会只走一条路。本王反复推演,料敌从宽,清军极有可能兵分两路,同时进犯!”
他看向众将:“一路,必然会循李自成旧路,自山西渡河,直扑潼关,意图叩关而入,夺我关中腹地。”
“另一路,”他的手指移向榆林,“则会从其大本营北面出发,攻打榆林,试图从北面撕开我陕西防线,与南路形成夹击之势!”
此言一出,厅内诸将皆面色凝重。若真如秦王所料,两路并进,则秦军必须分兵应对,压力骤增。
王卫钦眉头微蹙:“若鞑子两路来攻,我军虽有三十万之众,但分兵之后,任何一路都未必能形成绝对优势。潼关、榆林,皆是天险,利于防守,但八旗军野战凶悍,一旦被其突破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侯天禄性子急躁,瓮声瓮气地说道:“怕他个鸟!管他来几路,咱们接着就是!殿下,末将愿率破军营,死守潼关,保管让鞑子碰个头破血流!”
尤世禄也拱手道:“末将愿往榆林,与鞑子周旋!”
朱明夷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脸上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容:“分兵是必然,但如何分,何时打,却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