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帮人不听话,岸上的骑兵也不客气了,手中的弩箭,就跟射兔子一样,开始射击河道里的荆州水兵。
瞬间,一股股红色的水泡就出现在河面上,随后就被湍急的河水冲得无影无踪……
见这一场小规模的战斗,结束得如此干净利落,张绣再次感慨:“都督,护民军兵器如此犀利也!”
杨平却风轻云淡地说道:“河面宽度低于200步,对护民军而言,步兵就可以将敌方水师轻松覆灭!”
杨平和贾诩、张绣二人讨论完策略,又显摆完自己的战车部队以后,杨平命令前边的御手催动战车,视察一下自己的营地。
战车走得很慢,站在战车上的贾诩、张绣二人,总算能仔仔细细地观察一下杨平的这支精锐之师。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支部队着甲率太高了——几乎人人胸前配着铁板甲。
这还不算啥,每个士兵,至少有一件主战兵器、两到三件辅助兵器。
就比如说,站在作战战车后边,列队等候的士兵们,大多手持长度一丈半的长戟,腰间挂着一柄飞斧,背上至少插着两根短矛。
还有的士兵,则是背上背着一支轻巧的连弩。
整个车骑营很少看到有士兵拿盾牌,但贾诩二人略微思考便明白了:这些步兵都是跟随战车作战,敌人的箭矢,攻击根本无法从正面威胁到他们。
车骑营四处游荡的骑兵,此时正有两支部署在营地周边,作为机动力量使用。
这些骑兵头盔与步兵一样,都是宽大的竹制毡帽、顶端带着一个圆形的铁盔。
骑兵身上的板甲材质与步兵的一样,但感觉明显要厚很多,而且在下摆有略微的弧形,在战马高速移动时,不会磕到马鞍或马背。
骑兵们装备的武器,至少有三样:一根两丈长的白蜡杆长矛,(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去看看1955年拍摄的电影《宋景诗》,骑兵用的长矛大概就是4米多)
辅助武器,有的骑兵和步兵一样,是一个小巧的连弩;
有的则是看上去就十分强劲的单发手弩。
当然,也有些骑兵直接背着一张马弓,这肯定是精锐了。
所有的骑兵,都有一把造型奇特的马刀,挂在马鞍旁边(仿65式骑兵马刀锻造而成的,*图片在作者有话说*)。
至于流星锤、飞斧、标枪……这些都是根据骑兵各自的使用爱好装备的。
观看完后,张绣只是心中感慨:“杨都督真有钱呐,这一个个骑兵,活脱脱就是移动的钱库呀!”
而贾诩口中恭维杨平:“都督麾下,真是兵精甲利!”
心中却再次震惊于杨平的创造能力。
贾诩可是知道,杨平得了汝南郡,也就一个半月多,就能有如此家底,不愧是传言中的天上神仙下凡。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汝南郡的生产能力,防止各位看官觉得不真实。
杨平的汝南郡,现在有11座土高炉,一座土高炉一天可以生产出1万斤合金,
11座一天就能生产出十万斤以上。十万斤铁足可以轻松装备5000人。杨平的十万部队,也不过20天就能彻底装备完成。
还有,杨平在信阳新城附近有3个大型高炉,一天就可以提炼出十万斤以上的生铁。
所以,仅从钢铁产量来看,很轻松就能满足主角部队的装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