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杀鸡儆猴(1 / 2)

南阳郡,农历5月份的的时候,大概早上不到5点天就亮了,晚上到8点左右天才彻底黑尽。

在傍晚时分,接到张绣命令的冠军县守军,派了一支2000人的队伍,抵达杨平营地的湍河西岸。

杨平车骑营的1000余后勤兵,将拖挂于战车后边的200辆双轮板车,依次拉过浮桥,抵达了湍河西岸。

将张绣所部带来的马匹,往双轮板车上一套,一辆马车便横空出世了。

随后,杨平这1000后勤兵,就和张绣的2000兵,一起向南返回冠军县城。

同时,张绣也让亲卫传令给冠军县的胡车儿:今夜他们将在杨平军中过夜,令他守好冠军县城。

湍河东岸,当天色将黑之时,车骑营5000余人,在扎好的临时营地里,在张绣一脸羡慕的眼光中,吃过了晚饭。

张绣为什么羡慕?因为此时天下诸侯的军队、包括老百姓,一天吃的只是两顿饭。

通过杨平军中一天3顿饭的操作,让张绣更加认识到了杨平家里的丰厚,进而,为自己果断投效杨平感到更加的庆幸。

陪着杨平吃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餐,杨平笑着邀请道:“张将军、文和先生,晚上将有一场战斗,请二位观摩一下。”

一听说有战斗,张绣当即来了兴趣,问道:“敢问都督,是何战事?”

杨平看着贾诩,笑而不答。

于是,贾诩只能代替杨平来回答了:“都督今日下午率兵赶到湍河东岸,虽然我军骑兵众多,遮蔽了战场,南面20里吕公派出的探子,也多为我军截杀,然仍有漏网之鱼。”

贾诩说到这里,看了一下杨平,补充道:“也有可能是都督故意放走的。

另外,傍晚时分,湍河水面的荆州水师虽然为我等射杀众多,但仍有逃回去者。

此时,吕公要么谨守营寨,等探明情况再行动;

要么,其将会在今夜水陆并进,趁都督立足未稳之时进行夜袭。

故而,今夜都督或许将有一场大战。”

听贾诩的分析,杨平问张绣道:“张将军以为,吕公今夜会不会前来袭营?”

这是个军事问题。张绣略作思考便回答道:“湍河以东皆为平原地带,极为利于骑兵行动。

都督放回去的荆州军探子,定然将我军多骑兵之事报之于吕公。

另外,傍晚时分的水战,可让吕公得知我军有射程极远的弩箭。

若是在平原地带,有骑兵配合,再有战车上射程极远的弩箭,吕公手下的5000人马,即便是加上3000余水军,也不是我军对手。

吕公唯一取胜的机会便是在夜间,利用黑夜极大克制骑兵、以及远程武器的优势,

趁都督立足未稳,而且疾驰一天兵马疲惫的时机,发动突袭,方有五成胜算。

故,末将以为,今夜,吕公有七成可能前来袭营。”

杨平看着二人,风轻云淡地说道:“若不是吕公来袭我营,而是本都督率军去夜袭吕公大营呢?”

杨平此话一说,贾诩、张绣二人皆是惊讶。

张绣赶忙劝解道:“都督不可呀!都督不到5天时间疾驰了400多里,手下将士肯定疲惫,如何进行夜间袭营?”

贾诩只是静静地站着,没有说话,但表现的意思也是:杨都督,你们跑了这么多天、这么远,确实不适合再去打夜战。

杨平也不多说,只是带着贾诩和张绣在营中转悠。

刚开始两人还没有什么感觉,但随着天色越来越黑,临时营地内的士兵们,却没有任何要休息的意思,反而是在战车旁边默默地检查武器装备。

后勤兵们更是开始给战马加喂草料。

这不是让两人诧异的,让两人感到诧异的是,整个临时营地,除了在营寨之外点了寥寥几盆火盆以外,杨平车骑营的士兵,仅仅靠着半圆的月光照明,就能看清手中的武器。

瞬间,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在贾诩和张绣心间升起:难道,杨都督这车骑营的5000兵卒,全都能夜间视物?!

这一想法一升起,两人就仔细观察,结果,还真是!

在大营里转悠一圈,杨平对着若有所思的两人说道:“张将军、文和先生,我护民军善夜战,

汝等可有兴趣,随本都督一起踏破吕公大营?”

贾诩、张绣二人齐齐行礼说道:“愿随都督一起。”

各部准备完毕以后,张河、刘处,曾多、欧阳坚(这两位是铁血团、磐石团的团长,车骑营扩军以后,担任车骑营的步兵统领),

四人来到杨平身前行礼道:“禀报都督,车骑营全体,已做好出击准备,请都督指示。”

杨平大手一挥:“出发!”

随着一声声低沉的号声,车骑营各部迅速以团为单位,整编成一个个出击队列。

战车在前,步兵在中间,骑兵压后。

从下午时留出的通道,按次序一列一列地撤离这个临时营地。

杨平费力地从亲兵手中接过一套全身铁甲,递给张绣。

张绣很轻松地就一手提起来,借着月光,张绣能看到,这是一副全身铠甲,极其坚固美观。

只听杨平说道:“前些天,张毅到本都督处,本都督略微询问了张将军的体型。

这套铠甲是军中备下的,目前只有不足20套。将军且先试一试,看是否合身。”

作为武将,铠甲就是第二条命。

张绣掂量着这套铠甲,估摸分量有30多斤。

张绣在亲兵的配合下,脱下了自己身上那套铁片制成的札甲,换上了杨平给他准备的这套银光闪闪的合金板甲。

活动一下身体,张绣兴奋的对着杨平抱拳说道:“多谢都督赐甲。”

杨平也笑着说道:“有道是‘宝甲赠英雄’,这铁甲将军穿上,倒是正合时宜,今夜可随本都督一起杀敌!”

张绣兴奋地应诺。

杨平又接过亲兵递来的,一套极其精致的锁子甲,递给身旁的贾诩:“文和先生,少时,文和先生与本都督一起在指挥车上,冲击敌营。

这套锁子甲,与本都督所穿的,乃是同一批制成的,且试试合适不合身。”

在杨平亲自动手帮忙下,肥胖的贾诩穿上这件特地为他准备的锁子甲,发现竟然极其合身,

贾诩不由得再次感慨:自己这次总算是遇到明主了。

等杨平在亲兵的帮助下,穿上他那套护民军独一无二的金色铠甲,和贾诩一起上到指挥战车上时,

按计划行进的战阵序列,已经到了杨平的中军了。

于是,杨平宽大的指挥车和旁边的亲卫们,缓缓汇入行军的队伍。

在杨平出兵之时,南面20里外的吕公大营里,此时也是灯火通明。

身着全身铠甲、威武不凡的吕公,骑在一匹红色的战马上(孙坚的马),看着营寨前集结起来的3000精锐,豪情万丈地大手一挥:“出发!”

确如贾诩所猜想,吕公在得知有一支不明武装抵达湍河东岸时,刚开始确实有些不明所以。

随后逃回来的斥候、以及逃回来的水兵都言说,那支队伍上挂的大旗是“护民”大旗,

吕公就知道,这应该是占据汝南郡的杨平所部。

只是吕公有些疑惑:此时的杨平,不正在汝河与袁术对峙吗?怎么会有精力跑到这来撒野?

但这不是他吕公该考虑的问题,他该考虑的问题是:杨平这支约5000人的精锐,到达冠军县附近以后,会对战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天黑之前,他收到了来自东边西鄂县(今南阳市区西)守备的通报,说是有一支四、五千人的部队,在今天早上,加急通过了西鄂县旁边的官道,向西而去。

吕公略作计算便知,杨平这支部队,在今天白天已经跑了70多里,此时已经算得上是疲兵了。

综合陆上斥候、以及水军的情报,吕公知道,这是一支有千余骑兵、而且有射程超过150步武器的精锐之军。

湍河以东地区一马平川,非常适合这种车骑混编的机动部队作战。

如果想在短期内将这支疲兵收拾掉,那么,今夜将会是吕公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

趁他们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之时,进行夜袭,利用黑夜,尽量的减少这支部队的骑兵优势、以及远程武器优势。

同时,吕公大营里这5000兵马,已经在此待了四、五天,算得上是以逸待劳了。

胜算很大!

于是,吕公点起了营中3000精锐,同时集结了2000水军,决定水陆夹攻,灭掉这支精锐的疲惫之军。

然而,吕公率领3000精锐步兵出了大营,北上5、6里地,就听到了隆隆的马蹄声。

顺着半圆的月光向北看去,隐约有凛冽的反光传来。

“列阵迎敌!列阵迎敌!”惊讶的吕公大吼着,身边的传令兵,迅速吹响了警戒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