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鲁肃、鲁子敬(2 / 2)

那么,现在剩下的就只有一种可能:杨平把袁术给击败了,而且袁术还败得很惨,不得已向杨平求和。

想通这一茬,鲁肃急忙派遣手下的游侠,快马向西而去打探情况。

而自己则在寿春北面的码头观察,果然,一车车的丝绸锦帛、一筐筐的铜钱,被装上了挂着“护民”大旗的战船向西而去。

看到此情景,鲁肃确信:杨平已经有天下一等一诸侯的实力,再加上其战略眼光、施政方针,那么这天下,杨平绝对可以争一争。

随后,鲁肃买通了看守寿春库房的小吏,得知了前方的具体战况。

特别是杨平将派遣水师,接回俘虏的骑兵、水兵、工匠等人的家眷。

权衡利弊之后,鲁肃迅速派遣身边的随从回到家乡定远,将祖母家、眷冒充成被杨平俘虏的工匠家眷。

至于自己偌大的家业,也不要了!

带着手下愿意跟随自己投效杨平的游侠健儿,从淮河南岸抵达了杨平的控制范围。

四月三十日上午,杨平完成了与袁术的交易,回到了颍上县的水军大营。

五月初一清早,袁术便开始拔营东去。

杨平则在五月初一晚上,坐着第一水军第一师的大船,准备逆水而上,沿淮河水道抵达信阳。

就在出发前,守门的岗哨向杨平禀报,抓到了一名奸细。

带上来审问时,就见这名沉稳而神采飞扬的青年,在得知审问他的,就是护民军的杨都督后,立马大礼参拜道:“定远之民鲁肃,见过杨都督。”

杨平一听这青年竟是鲁肃,当即也不摆威风了,立马走上前扶起鲁肃,亲自解开了那捆得死死的绳子,拉着鲁肃的手说道:

“鲁肃、鲁子敬,真的是你?”

见杨平如此亲热,鲁肃也有些不知所措,稳下心神问道:“都督认识在下?”

当时,杨平笑得嘴角都咧到耳后跟了,拍着鲁肃的手说道:“本都督在凡间可不认识你,但当年在天上,你我曾同坐一席,喝酒交谈,好不快活。”

当然,这是杨平编的鬼话,不然,没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见到鲁肃这么高兴。

于是,杨平直接带着鲁肃登上了战舰,连夜向西返回。

当然,杨平这次没有用熬鹰的办法熬鲁肃,因为鲁肃已经二十多岁了,心智比诸葛亮要成熟得多,熬鹰是熬不成的!

于是,在船上,杨平与鲁肃秉烛长谈,谈理想、谈抱负、谈现实、谈自己的战略规划、谈自己的施政方针、谈自己的行军布阵……

总之,一天两夜,两人就腻歪在船上,除了实在困得受不住,稍微眯一会,其他时间,两人一直在聊天下大事、聊施政方针、聊生民之艰难……

那句话叫怎么说的——郎有情妾有意,甫一接触,便如天雷勾地火,打得火热!

此时,见杨平已经对两人的谈话做了总结之言,鲁肃当即表示了效忠之意。

杨平拉起鲁肃,笑着说道:“子敬,你我交谈,可知子敬善于军略,但于民政上稍有欠缺。

我太平民团军机省设的参谋部,此时只有一名高级参谋龚元。

在本都督的设想中,参谋部会是军机省的办公所在,故而参谋部不设主官,而是由数位副部长,分管太平民团之下所有军事事务。

如今,本都督就任命你为都督府顾问,兼军机省参谋部第一位副部长。

因子敬初到军中,寸功未立,本都督暂不授予你军衔。

子敬也知,我等西去是为攻略荆州,此次大战,定有子敬大显身手之时,届时,本都督方才好让子敬成为名正言顺的将军。”

对于杨平任命他的职位,鲁肃很满意。毕竟在与杨平的交谈中,杨平已经透露过,都督府顾问,那就是杨平以后政权的中枢大佬!

参谋部的副部长,是由品阶从四品以上官员担任。

也就是说,自己刚刚加入杨平的队伍,寸功未立,杨平就以如此高位待之。

鲁肃此时已经不是感动了,而是生出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

当即对着杨平跪地效忠。

杨平赶紧拉起鲁肃,拍着鲁肃的肩膀说道:“子敬,本都督希望你以后,可以肩扛日月。”

这下轮到鲁肃呆住了——“肩扛日月”,这可是杨平军中,正一品的大元帅军衔呀!

未曾想到,杨平竟如此看重自己,赶忙谦虚道:“都督,肃,才疏学浅,如何敢奢望肩扛日月?”

只见杨平轻轻一笑:“子敬,不试试怎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