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鲁肃听到杨平这极具诱惑力的话语,瞬间胸中也是豪情万丈——既然自己选择了杨平,选择了太平民团,那为何不向着最高的那个荣誉——“肩扛日月”的大元帅,冲一冲呢?!
鲁肃随着杨平走出了凉席搭的船舱,站到了船头。
只见明媚的阳光中,前方有一座城池的轮廓若隐若现,随后慢慢清晰。
杨平指着那座城池说道:“子敬,且随本都督参观一下,不属于这个天地内的一座城池。”
鲁肃也心下好奇:如何能被称为不属于这个天地内的城池?难道是天上的城池吗?
答案很快揭晓。
当杨平坐下的战船,稳稳地停靠在用水泥建成的码头上,鲁肃就被这种人工石所震惊。
昨晚刚刚从陆路赶到信阳新城的诸葛亮,以及杨平一个多月没见的齐峰,还有提前赶到这里的张辽、钟矛等人,一起在码头迎接了杨平。
众人寒暄后,杨平向众人介绍了鲁肃。齐峰作为代表,欢迎鲁肃加入太平民团这个团体。
杨平和齐峰并肩,责怪地说道:“你看看你,四个月之前和本都督身量差不多,现在,本都督都比你高了近二寸了。
身高就不说了,你比本都督大三岁,也长不到哪儿去?但你好歹也得长点肉吧!”
对于杨平的责问,齐峰在大庭广众之下显得极为局促,最终憋出一句话来:“都督,属下就是个精瘦的人,长不胖的。”
杨平以非常轻松的姿态,搂着齐峰的肩膀,边走边说:“以前咱就不说了,终日奔波,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
最近几天,我会在信阳新城,你就老老实实地跟着我一起用餐吧,吃得少了,我给你灌下去!哈哈……”
看着走在前面勾肩搭背、有说有笑的杨平和齐峰,随行的诸葛亮等人,没有一个人非议杨平轻佻、不合规矩,只有对这二人兄弟之情的羡慕。
(本书中,一丈为2.3米,一尺为23厘米。)
行走在宽度五丈的水泥路上,第一次走这种平坦路面的鲁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更让鲁肃期待的是,走在前面的杨平,忽然扭过头来,对鲁肃身旁虽身量极高、长相英俊、但面容稚嫩的诸葛亮说道:
“孔明,以后兴州的政务就交给你了。我们的齐峰司马如此瘦弱,你要多为他分担一点。”
对于杨平任命一位十六岁(宣称)的少年,担任兴州州长,而且成了自己顶头上司,齐峰倒是没有任何怨言。
因为在他看来,都督从来不会做儿戏的事情。既然杨平相信诸葛亮能管好兴州,自己就安稳地当他的副手,绝对不摆老资格的架子。
这才是杨平那么多老营的兄弟、那么多忠心耿耿的属下,为何独独对齐峰最好的原因了。
因为自从杨平把他从濒临死亡的境地拉回来,齐峰这位汉子,感觉自己以后存在的价值就是给杨平报恩了。
信阳新城,比原来的义阳县城更加靠北,距离淮河南岸只有不到三里的距离。
在淮河岸边建起了一个巨大的码头,虽然现在只完工了五分之一,但已经完工的码头,已经超出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码头的规模了。
如果整个码头全部完工,妥妥的是当今世上最大的码头。
而码头连接信阳新城北门的大道,则是宽度达到五丈、铺上厚度五寸的水泥路。
两、三里地的路,谈话间,众人便闲庭信步地来到了新城的北门,再次被眼前这个灰白色的建筑“雷”住了。
丑!太丑了!
北城门并不高大,换算成二十一世纪的单位,城门高度大概也就六米,城门洞的高度却有足足的四米六。
关键是,这是由五个拱形门洞组成的巨大通道,每个通道的宽度都有将近三米。
若从防守的角度来看,这五个城门防守难度,是超出了这个时代的城门。
其实,就杨平来说,他想建新城,根本就连城墙都不想建。
在他的思维中,城墙简直是劳民废财的表现。
但他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一道高墙护着,城里的居民是没安全感的。
于是,他设计的信阳新城,就是一个边长为二里地的四方形城墙围住的城市。
城墙底座是一条宽度6丈、高度约为半丈的水泥公路,
只是在公路的外侧,修建了一个高度约为一丈半、厚度约为一尺五寸的水泥墙。
当然,水泥墙内侧还有一个宽高皆为半丈的墙墩。
整个高墙大概形状就是一个“h”形。
若有外敌,士兵可以站到墙墩上,通过墙上宽一尺、高二尺的射击孔,攻击墙外的敌人。
这道高墙设计的极为缺德——虽然外墙整体高度只有两丈(4米六)。但外面的敌人想攻进来,首先得爬到墙顶。
然后,要么直接跳下去,3米多的高度,差不多能给你摔个七荤八素。
要么,你就趴着墙头慢慢的往下溜,但防守的士兵,绝对能让你菊花爆开!
城墙每隔一百五十米,就会在外侧修建一个边长2丈、高度将6丈的水泥箭塔。敌人要想攻击城墙,就得面对箭塔从侧翼的箭矢攻击!
虽然城墙不高、也不厚,但杨平相信,使用煅烧的水泥,加上信阳地区十分坚韧的毛竹、和河道里的鹅卵石、白沙,共同浇筑而成的水泥墙,其防御力,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攻城武器能够破坏得了的。
至于高墙后边宽度将5丈的水泥路,那就是一座环城公路而已。
整体而言,信阳新城的城墙,设计显得不伦不类,但防御力绝对有了,而且省工、省时。
比如说,这才刚刚开工动土一个多月,已经建好了东西南北四座大门,周长8里地的高墙也全部完工,箭塔也完成了一半,环城公路的基座也已经填了出来。
填环城公路基座的土,是从城墙外10丈处挖出来的,刚好挖了一道宽度将3丈、深度近2丈的护城河。
而此时,仍有超过两万名民夫以工代赈,顶着烈日在城内挖掘下水渠道、铺筑公路基座等。
众人进到城门内,纷纷被高墙后边这道宽度超过十二米的宽阔大道所震撼。
在得知这条宽阔的大道,只是为了方便城内居民的交通往来,鲁肃对比一下现在大汉天下所有城池,发现没有一个有信阳新城这么便利的交通了。
进了城门,前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圆形转盘。
如果从交通的角度来看,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行,只需要顺着转盘绕行就可以了。
但鲁肃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个直径超过十丈(三十四米)、有一道高度六尺围墙的圆形转盘,其防御作用简直拉满——
敌人如果冲进城门,无论敌人向哪个方向而去,都将遭到转盘内士兵的攻击。
新城内,东西、南北各有两条主干道,宽度同样也是五丈。
此时,主干道的道路基座,已经初现雏形,民夫们正在用石碾子进行压实。
道路两侧,同样留有一丈宽的排水沟。
此时的新城内,建筑寥寥无几,只在两条主干道交叉口,建了四座大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