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外交风云(1 / 2)

第 527 章:外交风云(回历 686 年夏?大都枢密院)

斡耳朵宫阙的铜铃在晨风中轻响,萧虎盯着案头染血的文书,伊利汗国使者的官印在羊皮纸上洇开暗红水痕。七日前送达的国书里,怯的不花用波斯文写着:\"磁石山开采权若不增至五成,商盟船队休想踏入波斯湾半步。\" 朱砂批注的 \"恃功而骄\" 四字旁,还留着指腹按出的浅痕 —— 那是昨夜他彻夜谋划时,因用力过猛留下的印记。

\"大人,金帐汗国的使者已到居庸关,随行车队载着二十车东珠。\" 耶律铸的声音惊起案头鸽群,青灰色的羽毛落在《大元与诸汗国通商条例》上,\"探马回报,他们的护卫队多了三百具波斯锁子甲,甲胄接缝处绣着金帐狼头与波斯弯刀的合纹。\"

萧虎摩挲着双虎头符,玄铁的凉意顺着掌心蔓延,忽然瞥见案头新制的磁石验钞器在阳光下泛着幽光:\"备三车磁石指南鱼,两箱景德镇青花梅瓶。明日在枢密院设宴,让王坚的虎卫营在演武场演练磁石雷阵 —— 记住,要让使者们从辕门就听见雷声。\" 他特意加重 \"雷声\" 二字,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蒙古帝国疆域图》,波斯湾的位置被朱砂标得格外醒目。

伊利汗国的鎏金马车驶入大都那日,萧虎特意穿了件缀满磁石饰片的官服,双虎头符在胸前泛着冷光,每一片磁石都经过精心打磨,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怯的不花掀开车帘,腰间的波斯弯刀与萧虎的符印相吸,刀鞘上镶嵌的红宝石几乎要跳出银托,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萧大人这是待客之道?\" 怯的不花盯着演武场上排列如林的磁石雷,瞳孔微微收缩。那些暗青色的磁石雷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仿佛一群沉默的钢铁卫士。

萧虎抬手示意,一名虎卫营士兵手持磁石站在十步外,大喝一声,十步外的铁枪应声而起,枪尖直指苍穹,在风中微微颤动:\"此乃大元新制兵器,磁石所及,铁兵皆服。\" 他忽然轻笑,语气一转,\"不过贵国商队若能遵守盟约,这些磁石,只会用在罗盘上,为贵国商队指引航向。\"

宴席间,萧虎将新制的《磁石开采盟约》推过案几,羊皮纸上用蒙、波斯、汉三种文字工整书写,边缘还盖着大元枢密院与商盟的双重印玺:\"开采权增至四成,前提是开放巴格达香料市场。\" 他指向窗外的商盟船队,那些悬挂着双虎旗的船只正缓缓驶入港口,\"贵国的琉璃、地毯,在汉地能换十倍于磁石的利润 —— 这笔账,使者大人比我清楚。\"

怯的不花的手指划过盟约上的双虎印玺,忽然抽出腰间文书,语气强硬:\"我国大汗还想要虎贲书院的双语学子,每年至少五十名。\"

\"可以。\" 萧虎立即回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每年需向大元输送二十名波斯医师 —— 我听说贵国的外科手术,能取出腹内结块,大元的百姓对此颇为向往。\" 他知道,文化交流从来都是最好的羁縻之道,那些前往波斯的学子,将成为大元的眼睛和耳朵,而波斯医师的到来,也能赢得汉地百姓的民心。

金帐汗国使者别克帖儿的银须上挂着漠北的霜粒,他盯着枢密院墙上的《蒙古帝国疆域图》,手指重重按在里海沿岸,羊皮手套在地图上留下淡淡的油渍:\"贵国商盟的船队,不该出现在钦察草原的水域,那是我金帐汗国的腹地。\"

萧虎展开商路明细,磁石标记的航线在地图上连成金链,每一条航线旁都标注着《太祖分封诏》的具体条款:\"使者请看,这些航线皆在《太祖分封诏》划定的通商道上,当年太祖爷分封时,便允许各汗国互通有无。\" 他忽然压低声音,从袖中取出一叠带金帐印玺的伪钞,\"倒是贵国的商队,去年在扬州私铸交钞 —— 若不是磁石验钞法,大元的银库早已空了。\"

别克帖儿的脸色骤变,手按剑柄却发现,殿内烛台、镇纸皆为磁石所制,自己的铁剑正在缓缓向萧虎的方向偏移,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萧虎适时递上锦盒,内装改良的磁石验钞器,造型古朴却暗藏玄机:\"此物可赠贵国,前提是开放伏尔加河的皮毛商路,让大元的商队能顺利抵达波罗的海。\"

当晚,萧虎命人在使者下榻的驿馆外,用磁石粉绘制金帐汗国的狼头图腾,狼眼处却暗藏双虎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当别克帖儿晨起看见地面的荧光图腾,心中一惊,终于明白:大元的示好,从来都带着不可忽视的威慑,那些看似友好的馈赠,背后都有着严密的算计。

江淮边境的急报送达时,萧虎正在校场观看蒙汉混编军演练。探马的马蹄铁与地面的磁石导轨相撞,发出刺耳的火花,探马翻身下马,呈上染着尘土的文书:\"南宋边将在盱眙囤积粮草,声称 ' 防蒙古马贼 ',还修缮了城墙,增设了弩台。\"

他展开江淮舆图,朱砂圈出的屯田据点与南宋城池犬牙交错,宛如棋盘上的黑白子:\"通知张弘范,让他带虎贲书院的双语学子去边境劳军,每人携带《大元通制》蒙汉译本 —— 要让宋人知道,我们的士兵既能读《孟子》,也能拉硬弓,并非他们想象中的蛮夷。\"

面对南宋派来的礼部侍郎周邦彦,萧虎在边境搭建的蒙古包里设下宴席。蒙古包内,汉地的青瓷茶具与蒙古的银制酒具并列,萧虎亲手用汉语吟诵《赤壁赋》,声音抑扬顿挫,仿佛置身于长江之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吟诵完毕,他却在席间展示蒙古式摔跤,与虎卫营的士兵切磋,动作矫健如草原雄鹰。

\"贵国怕我们的铁骑,却爱我们的商队;防我们的兵器,却学我们的历法。\" 他忽然指向远处的磁石烽火台,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大元与宋,该如这磁石两极,相吸而不相斥,如此方能共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