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他对未来安全彻底安心(1 / 2)

这是贾建设的想法,但他若知 ** ,或许就不会这般得意。

走进办公室,他泡了杯茶,坐在椅上沉思。

这段路上,他见识了许多从前未知的事物,也在不断反思。

来这个世界四年半,他觉得自己已逐渐融入其中。

庆幸的是,一路还算顺利,还拥有上帝视角的优势。

但知道得越多,既是福也是祸。

有时明知坏事将至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确实令人沮丧。

他本就是一个普通人,无论穿越前后,见识始终有限。

若不是带着金手指而来,现在的日子恐怕不堪设想。

然而,这金手指虽带来安稳,却也暗藏隐患。

稍有不慎,便会露出破绽。

只要有人用心调查,这些来历不明之物,他根本无法解释清楚。

这种顾虑常萦绕心头,尤其是想到七年后的全面探索期即将到来。

那段时间长达十年,定非易事。

目前手中能依靠的只有李民富一人。

大领导那时并不在燕京,而杨政民也将走向衰败。

仅靠李民富显然不够安心,况且此人重利的性格,未来是否可靠尚难预料。

十年时间充满变数,他必须备好一张底牌,以免重蹈娄家覆辙,流落香江。

经过两个月反复思考,他终于找到办法。

尽管成功率不高,一旦成功,便是真正的王牌。

此法源于他穿越前看到的一条历史新闻。

建国初期,有位老农给某人写信并获回信,贾建设曾为此特意查证,确有其事。

但如何撰写这封信,仍是难题——既要避开敏感话题,又需引发对方回应。

平衡这两点实属不易。

为此,他思索许久,直至今日才理清思路。

内容并不复杂,灵感源自那则新闻。

他清晰记得其中一句:“他用军饷买酒菜,请厨师准备丰盛午餐,有一道菜尤为特别,正是对方最爱的红烧肉。”

红烧肉!

贾建设打算请那位吃顿红烧肉。

他以自己作为烈士遗孤的身份,得到街道关照并获得好工作的经历为由,对那位怀有深深的敬意。

从小受父母影响,他对那位始终充满崇敬之情。

然而,即便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写信仍让他犯难。

信中措辞必须质朴直白,符合普通人的情感表达。

贾建设取出纸笔,一字一句地起草。

花费了一整天的工作时间,终于在下班前满意地完成。

这封信仅三百字左右,全是他发自内心的话语。

他确实十分崇拜那位,若能见面,单是想象就令他激动不已。

将信装入信封,贴上邮票,贾建设带着难以言喻的心情寄出了信。

他对事情能否成功并无太多期待。

毕竟网上看到的消息来自那位的老班长,自己的普通身份能否引起注意尚不确定。

之后十多天风平浪静,贾建设照常上下班。

那封信的事也渐渐淡忘,直到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过于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