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登基插曲(下)(1 / 2)

周恭帝从车帘缝里探出头,颈间的\"荣\"字玉佩沾着糖瓜渣:\"苏苏!要飞飞!\"他这声喊惊得礼部尚书手抖,禅位诏书差点喂了香炉。

我忽然想起显德四年,柴荣在汴河画舫抱着三岁的宗训讲《山海经》,小皇子把糖渍抹在父亲新制的《均天图》上,那图如今还挂在崇文殿东阁。

手机突然响起刺耳的关机提示音,碎屏上的仙鹤炸成像素烟花。我抄起供桌上的龟甲往地上一摔,陈年醋味混着薄荷糖的气息炸了满殿——这招还是跟符太后学的。

赵匡胤趁机扯回玉旒,衮服裂帛声惊飞檐角铜铃里的麻雀。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带銙,那处镶嵌的玛瑙正是柴荣赐的。

显德五年滁州大捷后,世宗解下此物掷入他怀中:\"元朗当为朕之卫青!\"如今这抹赤红却要配新朝的玄色冕服。

\"请陛下告天!\"赵普的破锣嗓子带着书卷气。我瞥见太庙梁柱上的《韩熙载夜宴图》摹本突然无风自动,画中乐伎的琵琶弦正巧对着玉玺方向。

符太后突然轻笑:\"苏参军这法器虽哑了,倒是留了好光影。\"她腕上翡翠镯的裂纹又深了几分,让我想起柴荣临终前紧攥床幔的手——那明黄绸缎上同样裂着细纹,浸着帝王最后的冷汗。

赵匡胤捧着玉玺的手抖了三抖,螭钮上的金角在日头下晃出光斑,正巧投在柴荣牌位前的黍粒堆里,拼出个歪扭的\"宋\"字。

礼乐声里,我听见范质把后槽牙咬得咯吱响——这老倔头终究是咽下了《周礼》里的忠义篇。

新帝的衮服熏香里忽而逸出丝血腥气,显德六年冬月,柴荣在病榻前咳血染红赵匡胤甲胄的画面,此刻想必同时在两人眼前闪现。

符太后突然掀帘下辇,凤履踩碎满地金铃。她护甲尖挑起我腰间铜符:\"苏参军可还记得显德六年的春雨?\"

我后颈汗毛倒竖,那日柴荣攥着我手机咽气时,檐角铁马响得跟催命符似的。赵匡胤忽然踉跄半步,冕服上的日轮纹压皱了黍粒堆里的\"宋\"字——他定是忆起世宗弥留时的嘱托:\"朕若早夭,元朗当善护吾儿...\"

而今七岁的宗训正吮着糖瓜,全然不知自己本该坐在父亲坐过的龙椅上。

周恭帝突然挣开乳母怀抱,举着糖稀糊的玉玺模型往祭坛上冲。

赵匡胤的衮服后摆再次被鼎耳勾住,十二章纹裂帛声里,小皇帝一头撞进我怀里,薄荷糖的凉气喷在喉结:\"苏苏,父皇说该用晚膳了...\"

太庙突然陷入死寂,连铜漏都忘了滴答。符太后腕间的翡翠镯应声而碎,血珠子顺着护甲纹路往下淌,在汉白玉阶上聚成个\"亥\"字——正是显德七年腊月的干支。

我摸出磁石要蹭,赵匡胤突然按住我手腕:\"苏兄,让朕来。\"

新帝的黄袍下摆扫过血渍,金线绣的宗彝纹吸饱了血,倒像是给上古礼器开了光。

赵普突然捧出《唐会要》,高声诵读武德受禅的章节,活页哗啦翻到\"承天应运\"处,正巧盖住那个血写的\"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