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炉的余温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灼烧后的特殊气味。
宋振站在村口的土坡上,眯起眼睛望向远处扬起的尘土。
三辆吉普车正沿着崎岖的山路颠簸而来,车身上“望山镇工业队”的红漆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村长,望山镇的来干嘛?”
郑德子紧张地搓着手。
“八成是昨天听到了有关水力发电设备的风声,来探路的。”
“那我们要不要拦他们?”
宋振摇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不必,有些事,就算是想瞒也未必瞒得住。”
吉普车在村口老槐树下停稳,车门打开,率先走下来的是个穿着笔挺中山装的中年男子。
他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锐利如鹰。
身后跟着几个年轻干部模样的人,还有两个穿着工装、拎着工具箱的技术员。
一见到宋振,他立刻露出满面的笑容。
“这位就是宋村长吧?县里的刘局长可是对你赞赏有加啊!”
中年人主动伸出手,声音洪亮。
“我是望山镇工业队的队长郑国栋。”
宋振握住那只保养得宜的手,感受到对方刻意加重的力道:
“郑队长,你好,欢迎来靠山屯指导工作。”
“指导谈不上,我们镇就是比你们早发展那么今年,有很多事,我还得向你们学习。”
宋振淡淡一笑。
“哦?此话从何收起?”
“听说你们靠山屯制造了水力发电机?”
郑国栋的目光越过宋振肩膀,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道精光,
“这可是能造福全县的大事啊。”
“小打小闹罢了,称不上什么大事……”
宋振侧身让出路。
“郑队长要是感兴趣,要不亲自去看看?”
“那便有劳宋村长了!”
一行人沿着溪边小路前行。
郑国栋背着手,不时对路边的农田和房舍评头论足,随行人员则拿着笔记本飞快记录。
两个技术员交头接耳,时不时指着远处的电线杆窃窃私语。
当炼钢炉的全貌映入眼帘时,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郑国栋的眼镜滑到了鼻尖,他猛地推了回去:
“你们建立的不是水力发电机吗?这大家伙应该不是吧?!”
“哦,想必是在我们生产大队任职的几位望山镇的领导,还没来得及给您报信吧?这炼钢炉其实我们早就制造出来了,不过确实是今早才刚刚连接上。”
郑国栋脸色微变,笑着转移话题,并夸奖道:
“炼钢炉?!宋村长还是能力很强啊!”
见到炼钢炉,郑国栋连水力发电机都来不及查看了。
他绕着炼钢炉转了一圈,手指在金属外壳上轻轻敲打,发出清脆的声响:
“用料很扎实啊……这个设计……”
他突然转向宋振。
“图纸是谁画的?”
“参考了一些我爷爷当年收集的国外资料,加上自己的改良。”
宋振面不改色。
“改良?”
郑国栋突然提高音量。
“这种电弧炼钢炉连省城钢厂都没有!你一个山村青年哪来的本事改良?”
溪边的气氛瞬间凝固。
正在作业的村民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警惕地望向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