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心送(1 / 2)

两刻钟后,小淹驿站外。

李步蟾与两位师长依依惜别。

在没有任何征兆之下,知县被当场捉拿,对于安化县来说,是天崩地裂的大事,毛伯温必须赶去县城善后。

到了此处,便出了小淹镇。

此时日头微微西斜,天上仿佛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炙烤着大地的,已然不似尘世之间的凡火,而是来着九天之外的神焰。

毛伯温不让他送了,“日头酷烈,就此止步吧,为师宦途倥偬,往后只能是鸿雁往来了。”

李步蟾也不矫情,依言止步。

“李太白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学生力弱不堪远行,就在此心送恩师两亭之地吧。”

一亭十里,两亭二十里,这孺子花样不少,心送又是个什么说头?

毛伯温淡淡一笑,与石安之转身而去。

一行人在官道上急急赶路,耳中是鸣蝉有气无力地嘶鸣,谁都没有心思说话。

“嗨!真是昏了头了!”

走出去十来里路,毛伯温突然止步,扶额道,“险些忘了一事,没有交代。”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书,叫来随从,吩咐道,“你脚程快,将这卷书给他之后再追上来。”

随从领命,而去,一路疾行,满头大汗地沿着官道回走,快到小淹驿站,远远地看到,在先前的分袂之处,站着两个小小的身影。

太阳又斜了一些,李步蟾的脸被晒得通红,身上的麻衣被汗湿透了大半,旁边的蒋桂枝给他带了一瓮水,被他饮了半瓮。

看到随从返回,李步蟾有些惊讶,“你怎么回来了,是恩师有什么吩咐么?”

随从将书交给李步蟾,惊愕地问道,“如此酷热,小郎君不回家纳凉,站在道旁做甚?”

“恩师此别,相见遥遥无期,学生不能随侍身侧,所以心送两亭。”

李步蟾接过蒋桂枝递来的手帕,抹了抹额头的汗水,“依恩师的脚力,应该还有一刻钟,才能走出两亭之地,一刻钟之后,我心方回也!”

随从一时僵住了,他这才知道,先前李步蟾所说的心送,是个什么意思。

他不便久留,既然将书送到,给李步蟾行礼之后,转身再追毛伯温一行。

一个时辰之后,随从终于追上。

待他饮水休息一阵,毛伯温召他问话,他便一五一十地说了。

毛伯温听了,沉默半晌,过去对石安之施了一礼,肃然道,“若素兄,你今日送我芝兰玉树,他日兄弟必当还上这个情分!”

芝兰玉树,本是谢安谢玄叔侄问答之语,他没头没脑地来这么一出,石安之有些不明所以,但也知道必是李步蟾之事。

他回礼道,“东塘兄言重了,子曰“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若无夫子,芝兰亦只能遗于深林也!”

两人相视一笑,携手同行。

***

山影重叠,再次将随从的背影掩住。

又过了一刻钟,恭立的李步蟾松弛了下来,抱着水瓮,拉着蒋桂枝去了百足。

今日之事,必须跟刘诗正合计一番。

回到百足村,见到刘诗正,将后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