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徐州来人(2 / 2)

“他……他竟下令……将东海……屠城了啊!”

“呜呜呜……我东海十数万百姓……无一……无一生还啊!”

什么?!

屠城?!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厅堂之内。

赵云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瞬间遍体生寒。

他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糜竺,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战争他经历过,杀戮他也见过,但将一整座城池的百姓,无论老幼,尽数屠戮……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刘备听闻此言,勃然大怒。

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直冲胸臆,却又无处发泄。

他猛地转身,右手狠狠一掌拍在身旁的木质几案上!

“咔嚓!”

厚实的案几一角,竟被他生生拍断!

“曹贼!安敢如此丧心病狂!”

刘备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

关羽原本微眯的丹凤眼倏然睁开,眼中寒光迸射,怒意凛然,周身散发出一股令人心悸的煞气。

他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青筋暴起。

张飞更是暴跳如雷,“哇呀呀呀”怪叫起来。

他蒲扇般的大手指向门外,对着刘备急吼吼地说道。

“大哥!这还等什么!”

“俺老张现在就去,定要将那曹贼碎尸万段,为徐州屈死的百姓报仇雪恨!”

厅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压抑与狂暴。

孔融眉头紧锁,面色凝重,但相比于刘备三兄弟的激动,他显得更为冷静。

他抬手示意张飞稍安勿躁。

“三将军息怒。”

“曹孟德此番行事如此酷烈,只怕……事出有因。”

张飞一听这话,更是不忿,瞪着环眼,没好气地顶了回去。

“屠城灭地,此等伤天害理之举,他能有甚么狗屁道理!”

孔融并未动怒,只是缓缓说道。

“三将军莫急,待我问个清楚。”

他转向糜竺,语气温和却带着探寻。

“子仲先生,融曾有所耳闻,说今年曹操兴兵攻打徐州,乃是因为令主陶恭祖部下,杀害了其父曹嵩。”

“曹操此举,乃是为父报仇,可有此事?”

糜竺闻言,连忙摆手,脸上带着急切与愤慨。

“非也!非也!绝无此事!”

“曹操之父曹嵩,乃是年迈体衰,于途中突发疾病而亡!”

“曹操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假借报父仇之名,行吞并徐州之实,更做出屠城这等灭绝人性的恶行!”

“究竟是何缘由,竟要让我徐州百万生灵,遭此滔天大祸啊!”

糜竺越说越激动,再次泣不成声。

孔融听完糜竺的辩解,沉吟片刻,脸上露出决然之色。

“我与陶恭祖相交莫逆,情同手足。”

“如今他有难,徐州百姓遭劫,我岂能坐视不理!”

他站起身,目光转向刘备,语气恳切。

“玄德公乃汉室宗亲,仁义之名,天下皆知。”

“如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凌弱,暴虐无道。”

“公何不与融一道,兴仁义之师,共往徐州,救百姓于水火?”

刘备闻言,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他并非不愿,只是……

“文举公高义,备万分钦佩。”

“只是,备并非推辞,实乃兵微将寡,麾下不过三千之众,长途跋涉,恐难有作为啊。”

孔融正色道。

“融欲救陶恭祖,固然有昔日旧谊,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天下大义!”

“玄德公难道就没有一颗行侠仗义之心吗?”

刘备听孔融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心中再无犹豫。

他挺直身躯,朗声道。

“既如此,备敢不从命!”

“只是兵力确实不足,还请文举公先行一步。”

“容备即刻前往广宗,向公孙伯圭借三五千人马。”

“待借得兵马,备必随后赶到,与公会合!”

孔融闻言,点了点头。

“好!玄德公快去快回,切勿失信!”

刘备神色肃然,郑重道。

“文举公将刘备看作何等人了?”

“圣人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刘备此去,无论借得兵马与否,都必然亲至徐州,绝不食言!”

孔融见刘备说得恳切,心中大定,当即应允。

他立刻吩咐糜竺。

“子仲先生,你且速回徐州报信,言我与玄德公不日即至,让陶使君务必坚守!”

糜竺闻言大喜过望,连连叩谢,领命而去。

孔融也不再耽搁,立刻开始召集部下,收拾行装,准备即刻启程,发兵徐州。

(第七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