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阶和李裕华,翁靖杰一起进入考场,考生大量的减少,流程快了很多,不用像第一场要脱衣检查。
进入考场,林泽阶是前五名要坐在最前排,在县令,教喻,巡察御使等人的眼皮底下作题。
林泽阶不知是不是错觉,感觉上赵县令看他的时间特别长。
林泽阶选择避让,低下头不和赵县令对视,前程掌握在赵县令手上,他不会不知死活去挑衅有权力的人。
这世上活得好的人,无论做生意还是当官,都是老谋深算的人,俗话说:吃不愁,穿不愁,没划没算一世愁。
赵县令宣布县试第三场开考:第一道题是两道策论,每道要求300到500字。
时务策的题材是:“论边关防御之策。”
历史策题目是:“评论汉武帝推恩令之得失”。
要求逻辑清晰,引经据典,对现实问题分析,和儒家治国理念的理解。
第二道是经史综合题:“《春秋》大义与孔子诛少正卯之事,分析其理。”,这道题要求联系《五经》或者史籍,分析历史事件和儒家的关联。
第三道题是公文写作。
一是:“拟《请减免民赋疏》”
二是判词:“某地民众因争水民斗,依《大周律》拟写判词。”这轮的判词要严谨,完全按格式来。
林泽阶看过题后,轻松下来,第一二三道题他背过同样的题,写下来修改成赵县令喜欢的风格,县试背别人的文章,默写下来不算弊,何况他是改过的风格,这就是过目不忘的好处。
第三轮比第二轮不同是,策论和公文写作占比增大,考试的题量增加了,很多人答完要依靠手速。
林泽阶这轮考试,全部写完不怎么花费心力,排名团榜最前列。
翁靖杰和李裕华的排名都靠前提升,他们在陈老夫子的指点下,进步极快。
第二轮100多的人,致第三轮淘汰到只剩下60个人,还是分团榜和副榜,团榜首是林泽阶。
这一次团榜的人没有一个淘汰,那么后面副榜的人没有挤进来的。
隔一天第四场开始考。
只剩林泽阶,翁靖杰和李裕华三个人是青葱少年,别的人都是20以上。
三人进考场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林泽阶看起来青少年稚嫩气息,在一众成年人中非常的明显,很多人的儿子比林泽阶都大。
第四轮考试,林泽阶坐到赵县令的眼皮子底下,这次考核内容集一二三轮考核的精华,不要局限单一知识点,经学,政论,公文,文学都要考。
第一题五经义,撰写完整的经义文,比第二轮更难要以八股文的形式来写,林泽阶选本经《春秋》题:“郑伯克段于鄢”,论其褒贬之义。
第二道题是策论,比第三轮更深入实策,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历史兴衰,地方治理,题是:“如何整顿吏治以杜贪腐?”;“屯田制与当今军饷之关系”
第三道公文写作,拟《贺平贼寇表》以地方官员身份奏报朝廷。
判词:“某富户侵占民田,至贫民流离,依《大周律》拟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