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宗师的考察(1 / 2)

吴提学顺便接过去问:“塾长学堂中的弟子学业到哪一步了?”

塾长答道:“回大宗师秀山村学堂分两个部分,一是蒙字班,一是学字班,蒙字班是开蒙童子,主学童训,小学,千字文,识字班有的学到四书有的学到五经了。”

吴提学转向学童们和蔼得问:“你们谁学过四书啊?”

他走过不少地方知道社学水平,并不想为难最基础的教学点,面子过得去就可以了。

工作重点在主持院试和府学县学督导,那里才是真正选出来的读书人。

先问四书因为四书是功名的敲门砖,负责一省文教必然得引导士林文风。

前排站着的人中,有两个人站出来上前一步:“回大宗师,晚生读过一些。”

这是事先安排好,从县学精选出来的学生,无论是长相和气质都能拿出手。

吴提学于是指其中一个,“你四书读到哪了?”

那个人被提学点到学生没有怯场,眼放精光,“回大宗师,读到孟子了。”

吴提学点点头,“四书按照读书顺序先大学,次之是论语,然后才是孟子最后是中庸,我本官问你论语: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上一句是什么?”

吴提学明显在放水,府学教授和钟县令不对付,偏一点向钟县令,毕竟县令接待尽心尽力。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学生很顺利回答。

“那这一句的注解是什么?”

那名学生停顿思索一会才回答:“君子谦虚……与人不争,射箭之时先作揖而让,再……再作揖而退,后……后登堂饮酒,这就是君子之争。”有些紧张,解释的结结巴巴。

吴提学好像没有满意,看向钟县令问:“钟阳兄,你觉得这学童解的如何?”

钟县令是进士出身,一生荣耀全系四书五经,内容刻在脑海,这解释水平如何心中有数,评了一句:“中规中矩,几万字记到心头上还算不错,有用功夫。”

秦教授跳出来,“怎么能说中规中矩,应该是十分勉强。”

钟县令脸上有些不高兴,“大宗师面前你频繁抢话意欲何为?十二岁少年如此水平还要如何?”

吴提学笑着说:“府学教授还在府学教书育人,那你说说吧,指导一下这些学童。”

秦教授不客气:“揖让之礼,乃大射之礼,古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此言君子恭不与人争,惟于射后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吴提学满意点头表扬道:“依然功力不减,想来在府学还去课堂教学了不错。”

抢了全部风光的秦教授喜笑颜开,“多谢大宗师赞美。”

钟县令脸色冷肃,这不是踩着自己上位吗?一个社学学员和府学教授对打,哪有还手之力。

胡提学淡笑着对那个脸色惶恐的学员,“你这年龄已经不错,再用功就是了。”

那名学员只能黯然退场,只是脸上露出恨色,提学连他的名都没问,面见四品清贵大员,花大代价来机会的就这样错过了。

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冀尾可至千里,谁不懂得,哪能忍得住这失落。

胡提学看到学员脸上一闪恨色,眼睛一眯心中有些不高兴,不过不表现出来指着另一名学员,“你学了些什么?”

那名学员吸起教训,尽量往熟悉内容上讲,“回……回大宗师,学了大学,论语……论语只是粗通。”

毕竟大字字数少很多,学的时间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