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张将军,赵节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眼中没有一丝光彩,只剩下不屑。这些日子,他打着汉王李元昌的旗号,悄悄接触了不少军中将领。
有的人是魏王李泰的老部下,心里憋着气。
有的人是自己升迁无望,野心比天大。
还有些人,纯粹是想趁乱捞好处的投机客。
砸钱开路,许诺高位,这是赵节玩烂了的手段。当然,汉王李元昌这块宗室的招牌,也少不了拿出来唬人。
另一边,陈国公侯君集的府邸。
书房里,侯君集盯着一幅大唐周边的山川舆图。赵节弓着身子站在旁边,把刚才见张将军的事说了个大概。
侯君集指着舆图,声音淡淡的:“这张猛,倒是块硬骨头。”
“不过,军营里的人,大多看重实际利益。”
“你许的那些,还不够他下决心。”
赵节心头一跳:“请国公爷指点。”
侯君集手指在舆图上轻点:“他守的地方,挨着边境,常跟突厥小股骑兵打交道。”
“要是能答应他将来掌管一路兵马,全权负责边防,再给他足够的油水,或许能让他动心。”
他又说:“拉拢军中将领,不能光盯着那些不得志的。”
“更要看手里有权,心里有野心的。”
“比如右骁卫的李安俨。”
“这人虽不是太子的人,但带兵有一套,军中威望不低。”
“他爹还是开国功臣。”
“能把他拉过来,顶得上十个张猛。”
赵节听了,脸上堆满喜色,连连应声:“国公爷高见!晚生这就去办!”
侯君集摆了摆手,没再多说。他没明确站队汉王,但对赵节拉拢军方的事,却一直是默许的态度。甚至时不时还给点建议。在他看来,太子李承乾步子迈得太快,触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将来朝局怎么走,谁也说不准。多条路总归没错。他侯君集戎活了大半辈子,要的不就是更高的权势和家族的荣耀吗?
东宫。
常胜把一叠密报递给李承乾。
“殿下,这是我们的人从赵节那边弄到的名单,还有他跟一些将领说话的记录。”
李承乾接过密报,细细翻看。名单上赫然列着十几个军中将领的名字、官职,以及他们跟赵节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几段谈话记录,更是详细写着赵节许了什么好处,对方怎么回应的。
“这张猛,还算有点骨气。”李承乾看到张将军拒绝银票那段,嘴角闪过一丝笑意。
他的目光落在李安俨的名字上,眉毛微微皱起。侯君集果然老辣,一眼就瞧上了这种关键人物。
“殿下,李安俨这人向来谨慎,跟各方都保持距离。”常胜分析道。
“赵节想拉他,不容易。”
“但名单上别的人,像左武卫的郎将王冲、右领军府的校尉钱斌,这几个平时就手脚不干净,还总抱怨军营里这不好那不好。”
“赵节的钱和许诺,很可能打动他们。”
李承乾点点头:“这些跳梁小丑,翻不起什么大浪。”
“但苍蝇多了,也真够烦人。”
他想了想,说:“常胜,你去办几件事。”
“殿下请吩咐。”
“那些已经表现出犹豫不决,甚至想投靠的将领,比如那个王冲、钱斌什么的。”
李承乾眼里闪过一道冷光:“派人去他们府上走一趟。”
“不用多说什么,就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东宫都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