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秘会!(1 / 2)

赵节先开了口道:“太子殿下行事,诸位也看到了,雷厉风行,不留情面。”

“他那套所谓的新政,说是富国强民,我看是与士族为敌,与我等旧勋为难!长此以往,这大唐,怕是要改了姓氏!”

侯君集并不说话,旁侧几位旧日功臣也不说话,厅内一时沉寂。

苏家聚敛财富的手段,确实让他们眼红,也让他们忌惮。

李元昌转着拇指上的玉扳指率先说道:“赵兄此言,过了。太子殿下毕竟是储君,圣眷正隆。我等身为宗室臣子,自当恪守本分。”

他嘴上这般说着,神情里却没有半分敬畏。

赵节冷哼一声道:“恪守本分?汉王殿下,魏王是如何倒的,您忘了?这东宫之位,就真的稳如泰山了?“

”太子得罪了士族,又急于推行新政,根基未稳,我看,正是主少国疑,人心思动之时!”

这话一落,几位旧勋交换了个眼神。

李元昌端起酒杯道:“诸位皆是国之柱石,本王忝为宗室,自当为江山社稷分忧。“

”太子年轻,锐意进取是好,但也需老成持重之人辅佐匡正。若朝局不稳,地方生乱,军心浮动,那才是真正动摇国本。”

他顿了顿道:“本王在宗室之中尚有些薄面,与军中几位宿将也常有往来。若真到了不得不为之时,为保大唐万世太平,总得有人站出来。”

侯君集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道:“汉王殿下心怀社稷,令人钦佩,只是此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从长计议。”

他态度谨慎,没有立刻应承,却也没有直接回绝。

杜荷有些按捺不住:“陈国公所言甚是,但时机稍纵即逝,我等确需早做准备。”

众人复又低声计议起来。

夜浓露重,秘会方散。

李元昌亲自送侯君集至府门,二人又低语数句。

汉王府外,百步开外,一条暗巷。

一道仆役打扮的身影,倏忽没入更深的黑暗。

七拐八绕,那身影闪进一处寻常民宅。

不多时,扑棱棱一声轻响,一只信鸽振翅,疾速射入沉沉夜幕。

东宫,书房内。

李承乾端坐轮椅,一张小纸条被他打开。

他念出纸上名姓。

“汉王李元昌、赵节、杜荷,还有…侯君集。”

片刻的静默后

“呵,都等不及了。”

“魏王一去,非但未能压服他们,反倒叫某些人压抑许久的心思,都浮了头。”

常胜垂手立在一旁,空气中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殿下,李元昌在宗室里说话向来有些分量。”

“赵节此人,惯会搬弄是非,上蹿下跳,恨不得长安日日不得安宁。”

“至于侯君集…”常胜顿了顿,“他手上,还握着兵。”

“一旦被那伙人说动,恐怕…”

李承乾将纸条凑近烛火。

火苗舔舐着纸张边缘,很快将其吞噬,化作一缕青烟,几点飞灰。

“侯君集是个聪明人。”

“也是个贪心的人。”

“他现在摇摆,不过是在掂量价码罢了。”

李承乾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着轮椅扶手,发出规律的轻响。

“不过,宗室的力量,确实不能小看。”

“他们若是真连成一片,再勾结上几个对本宫不满的旧臣,确实会生出不少事端。”

“殿下,是否要先敲打一番?”常胜请示。

李承乾摇了摇头。

“不急。”

“眼下动他们,名不正言不顺,反倒容易让他们察觉,还会让父皇觉得本宫连自家族亲都容不下。”

“让他们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