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第一个周末,许明远终于下定决心整理蓝志远的书房。过去两个月,他一直回避着这个任务,仿佛只要不动那些遗物,父亲就还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活着。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在书房地板上投下细密的光斑。许明远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熟悉的木门。房间里弥漫着陈旧纸张和墨水的味道,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松木香——那是父亲常年使用的砚台墨的气味。
书桌上摊开的图纸和半杯早已干涸的茶,依然保持着蓝志远最后一次离开时的模样。许明远的手指轻轻拂过桌面,指腹沾了一层薄灰。他拉开第一个抽屉,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绘图工具,每一件都擦拭得发亮。
\"爷爷说,铅笔要按软硬顺序排。\"小满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怀里抱着那只未完成的龙风筝。
许明远回头看她:\"爸爸告诉过你?\"
小满摇摇头,光着脚丫走进来,小手准确无误地从抽屉最右侧取出一支hb铅笔:\"星星爷爷在梦里说的。他说这支最适合画风筝骨架。\"
许明远接过铅笔,发现笔杆上确实刻着极小的\"骨架专用\"四个字,字迹细小到他从未注意过。他蹲下身与小满平视:\"星星爷爷还告诉你什么了?\"
\"他说...\"小满歪着头,像是在回忆,\"书柜后面有个秘密,但只有爸爸能找到。\"
许明远站起身,走向那面占据整面墙的书柜。他仔细检查每一寸,直到在角落发现一块略微凸起的木板。轻轻一按,木板弹开,露出一个小型保险箱。
\"需要钥匙。\"小满说,仿佛这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
许明远翻遍所有抽屉,最后在父亲常穿的那件蓝色外套内袋里找到一把铜钥匙。钥匙插入锁孔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保险箱里只有一个牛皮纸信封和另一把形状古怪的钥匙。
信封里是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从书房到地下室的路线,以及一行小字:\"明远,当你找到这里时,我应该已经化作春风。别难过,来看看我未完成的梦。——志远\"
许明远的心跳加速。在这栋住了二十年的老房子里,他从来不知道还有个地下室。
按照地图指示,他移开书房角落的地毯,露出一个几乎与地板融为一体的暗门。那把形状古怪的钥匙完美契合锁孔。暗门开启时,一股混合着竹木和浆糊的气味扑面而来。
\"爸爸,有楼梯!\"小满兴奋地就要往下冲,被许明远一把拉住。
\"等等,我先去看看。\"他打开手机照明,小心地沿着狭窄的螺旋楼梯下行。
楼梯尽头是一个约二十平米的地下室,四壁摆满了完成和未完成的风筝。有的形似飞鸟,有的状如游鱼,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工作台上方悬挂的一只巨型凤凰风筝,翼展足有三米,每一片羽毛都绘制得栩栩如生。
许明远呆立在原地。这里不是普通的地下室,而是父亲秘密创作的工作室。工作台上摊开的设计图上标注着日期——正是蓝志远去世前一周。
\"哇!\"小满已经跑下来,在风筝间穿梭,\"这是爷爷的宝藏屋!\"
许明远走近工作台,发现台面下有一排抽屉。第一个抽屉里整齐码放着几十个笔记本,每一本都标有年份。他随手翻开最近的一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风筝设计的灵感和给家人的话:
\"2023年12月10日。今天医生说玉芹的记忆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但我记得就够了。记得她年轻时在农场为我挡下那一棍的背影,记得她抱着刚出生的明远哼唱摇篮曲的侧脸...\"
\"2023年12月24日。给小满设计的生肖风筝还差最后几只。希望这些风筝能代替我陪她长大。明远小时候最喜欢龙风筝,可惜那时我没能给他...\"
许明远的眼眶发热。他从未想过沉默寡言的父亲内心藏着如此丰富的情感。
\"爸爸,你看!\"小满从另一个角落拖出一个大木箱,\"箱子上有你的名字!\"
箱子上确实用毛笔写着\"给明远\",落款日期是二十年前。许明远用工作台上的裁纸刀撬开锁扣,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信件、照片和各种小物件。每一样都标有日期和简短的说明。
最上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十岁的许明远站在学校舞台上,胸前别着\"朗诵比赛三等奖\"的绶带。背面写着:\"1993年5月20日。明远第一次上台领奖。紧张得忘了词,却坚持到最后一刻。像我,倔强。\"
下面是一个褪色的蓝色信封,封口处画着一个小小的风筝图案。许明远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蓝志远工整的字迹:
\"明远: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说明你已经找到了我的秘密基地。这里收藏着我认为值得记住的每一个瞬间。从你第一次叫'爸爸'(虽然是对建国兄),到你考上大学的喜讯。作为父亲,我错过了太多,但每一件事我都珍藏在心。
这个箱子是我留给你的'时间胶囊'。希望有一天,你也会为小满准备一个。生命会结束,但记忆可以传承。
地下室的钥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