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生桩:血色工地的未解之谜(2 / 2)

法证科在脚印中提取到未知生物的组织碎屑。\"不是人类皮肤组织。\"化验员盯着电子显微镜,\"角质层结构类似两栖类,但细胞排列方式...从未见过这样的样本。\"

与此同时,深圳光明新区传来惊人消息。四岁女童张小花失踪案出现转机,其父张建国带着铁锹冲进水库工地,在混凝土基桩处疯狂挖掘。闻讯赶来的记者拍下骇人画面——灌注桩中凝固着女童蜷缩的身形,水泥浆裹住她最后惊恐的表情。

\"他们说要小花去'守桥'!\"张建国被警察按在地上嘶吼,\"工头说这是老祖宗的规矩!\"

香港警方紧急联络内地同行,发现两地案件存在惊人关联。青山发电厂输煤带的设计师,正是深圳水库工程顾问吴振邦的师兄。更令人震惊的是,法医在张小花遗体内检测到与香港童尸相同的生物组织残留。

2006年6月6日,暴雨再临。林督察带队突袭永兴营造旧仓库,在布满蛛网的档案柜底找到1953年的工程日志。泛黄的纸页记载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记录:\"寅时三刻,献三牲于巽位,然异动不止。加献阳桩三具,卯时灌浆乃成。\"

仓库深处突然传来重物坠地声。众人循声找到间密室,墙上贴满泛黄的工程照片——1953年的避风塘、1978年的青马大桥、1997年的新机场...每张照片的混凝土结构中都隐约可见人形阴影。最醒目的位置挂着青山发电厂输煤带竣工照,月光下,桥墩阴影宛如孩童环抱立柱。

结案会上,梁教授播放了一段1985年的采访录音。永兴营造老工程师醉醺醺的声音带着哭腔:\"每个大工程都要守灵人...当年师傅让我选,要死三个人,还是要死三百人...\"

2006年7月,警方在流浮山海域打捞起刻满符咒的青铜桩。潜水员描述说,那些符咒在海底发出幽幽绿光,就像无数只眼睛。而青山发电厂的维修记录显示,输煤带桥墩的钢筋锈蚀速度比设计预期快了十倍——正好与童尸案发时间吻合。

十七年过去,屯门海岸的浪涛依旧拍打着开始倾斜的输煤带。附近的渔民说,每逢大雾天气,总能看见个无头小孩在桥墩上徘徊,腰间的麻绳在海风中飘荡,像条永远解不开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