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文帝驾崩与追思(1 / 2)

第二天丁巳日,曹丕在嘉福殿驾崩,年仅四十岁。(《魏书》记载:曹丕的灵柩停放在崇华前殿。)六月戊寅日,曹丕被安葬在首阳陵。从入殓到下葬,一切都按照他生前定下的遗命办理。(《魏氏春秋》记载:魏明帝原本打算为曹丕送葬,但曹真、陈群、王朗等人以天气炎热为由,极力劝阻,明帝这才作罢。孙盛评论道:安葬父母是孝子最悲痛的事,在人伦道德中,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所以天子去世后七个月安葬,天下诸侯都会赶来参加葬礼。就算是被道义感动的人,都会在送葬的路上表达哀思,更何况是出于天性、重视礼教的人呢!魏国的德行,从这一代开始就难以奠定深厚的基础了。以前华元主持厚葬,君子认为这是让君主陷入错误,曹真等人的劝阻,比华元的行为更过分。鄄城侯曹植为曹丕写诔文:“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驾崩,悲痛万分!当时天摇地动,山崩霜降,太阳黯淡无光,五大行星运行错乱。

百姓们悲痛叹息,各国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如同失去了父母,他们对皇帝的思念之情超过了唐尧去世时人们的表现。人们在郊外捶胸顿足,仰望苍天,都在问皇帝有什么过错,为何这么年轻就离世,实在令人悲痛!可悲啊,大行皇帝,您的光辉突然熄灭,永远地离开了天下百姓,就像云飘走、雨停歇一样。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神志恍惚,悲痛得说不出话来,甚至想拔刀自杀,真希望能像秦国的三良一样,为您殉葬。想到《南风》诗中对百姓的关怀,我心中忧愁无法排解,甘愿与您一同离去,指着太阳起誓。翻阅以前的记载,探寻先哲的言论,人生就像暂时寄居世间,只有品德值得谈论,孔子也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皇帝虽然离世,但魏朝的国运将永远延续。用什么来彰显您的品德呢?用白色的旗帜来表示。用什么来歌颂您的功绩呢?用音乐来传达。于是我写下诔文:天地之初,混沌未开,阴阳分离后,万物生成,人类社会开始形成。到了三皇时期,他们秉持着纯真的大道;五帝继位,道德更加美好纯粹。夏、商、周三代制定礼仪制度,继承前人的事业建立功勋。到了秦朝,法网松弛,礼崩乐坏,焚书坑儒,秦朝二世而亡。汉朝建立后,没有遵循古代的训诫,而是沿袭了秦始皇的做法,王道帝典渐渐无人知晓。汉朝末年,国运衰落,天地运转,上天选择了贤能之人,大行皇帝应运而生,肩负起治理百姓的重任。皇帝登基开启新的国运,顺应天命,确定五行顺序,更改年号。

皇帝圣明显赫,受命于天。您的仁风让万物归服,您的品德通过礼仪得以宣扬;您天生就有圣人的资质,幼年时就聪慧出众。您努力学习六典,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志向高远。您才华出众,文采斐然,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您明察秋毫,能洞察尚未发生的事情。您的刚强如同金属,坚贞如同美玉,纯洁如同冰雪,公正如同磨刀石。您封爵公正无私,惩罚违法毫不留情,明察政务,了解下情。您渴望有贤能的辅佐大臣,欣赏伊尹、吕尚这样的人才,选拔人才不论出身,如同商汤取代夏桀、周武王取代商纣王一样;您从民间选拔人才,只看重品德,不拘泥于出身门第。

您治理国家,以道义为目标,不贪图险要之地,心系天下。您与大臣们齐心协力,使百姓民风淳朴,拓展了国家的规章制度,继承了前人的事业。您制定各种法律制度,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褒贬。您乘坐殷代的车驾,采用夏代的历法。您出行时,金根车、黄屋盖,翠羽装饰的车盖如鱼鳞般闪耀,礼服、礼冠华丽无比,各种服饰焕然一新,您庄重威严,让人仰望如同神明。您精心选拔地方官员,让他们关心百姓;勇猛的将领们手持符节,镇守四方。您的军队所到之处,震撼九州,谁能不服?谁敢不称臣?您的威名远扬海外,边疆万里安宁。敌人如同鸟兽般被消灭,孙权就像干涸之鱼,难以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