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陇西血(2 / 2)

卢氏祖祠的槐树下,族长卢承庆的白发被夜风吹得凌乱。他面前的青铜盆里盛着刚取的嫡孙鲜血,血珠在月光下竟呈紫黑色——这是被星厄污染的征兆。“老朽知道瞒不住。”他突然叩首在地,额角撞在石阶上发出闷响,“当年宇文述大人让我卢氏假托汉姓,就是为了……”

祭坛的七星灯突然齐明,婉儿看着自己手腕的血珠融入璇玑仪,星盘上的北斗终于停止倒转。可就在此时,祭坛地砖的龙纹突然逆转,李琰的横刀及时劈中袭来的机关弩,却见地面如活物般翻卷,露出直通地下的青铜甬道,尽头的石匾上刻着“大业永固”四个镏金大字。

东海的风暴在卯时初刻达到顶峰,十二座磁山岛组成的北斗阵正在吞噬鲛人族的战船。阿黛尔的三叉戟第三次被磁山弹开,鲛尾上的鳞片已剥落大半,淡金色血液染红的海水在磁山之间形成旋涡。“他们用的是涿鹿之战的磁石阵!”她看着海底露出的青铜浑天仪,仪身上的星轨竟与长安太史局的完全相反,“当年大禹治水时埋下的定海神针,被他们改成了……”

“族长!”一只小鲛人抱着断裂的船桅漂来,尾鳍上插着刻有“宇文”字样的弩箭,“归墟的水眼开了!”阿黛尔猛然抬头,只见海平面出现巨大的漏斗,海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灌进归墟。她突然笑了,笑容中带着解脱,将头上的鲛皇冠冕摘下,抛向正在驾船赶来的婉儿。

“替我看好那个木头!”她的声音被风暴撕碎,三叉戟划破最后一丝力气,在磁山阵中劈开一条裂缝,“记住,归墟的钥匙在……”话未说完,磁山突然爆发出强光,阿黛尔的身影化作点点金光,融入归墟的漩涡。

婉儿接住皇冠的瞬间,璇玑印再次发烫, 皇冠上的珍珠突然映出陇西战场的景象——李琰正在剖开缴获的青铜鼎,鼎内的《禹贡》铭文竟被改成“宇文代唐”,更骇人的是鼎底暗格,三百枚刻着五姓印记的箭簇泛着幽蓝,正是神策军上月失窃的破甲锥,箭杆上的刻痕显示,它们来自范阳卢氏的私铸工坊。

含元殿的钟鼓声中,李琰的靴底碾碎阶前的槐花瓣。他手中捧着的联名血书还在滴血,十二位陇西李氏长老的指印按在黄麻纸上,如盛开的血色梅花。“启禀陛下,”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范阳卢氏借漕运之便,三年间向吐蕃输送破甲锥三万六千枚,箭头所用玄铁,正是取自宇文氏私铸的……”

“荒谬!”大理寺卿崔元礼突然出列,腰间的鱼符却在此时发出蜂鸣。上官婉儿冷笑一声,抬手挥开屏风,三百名寒门士子抬着《氏族志》残卷步入殿内,最上方的羊皮纸上,朱砂笔圈着“崔氏,原宇文部宇文觉之后”的记载,旁边盖着贞观年间弘文馆的官印。

“崔大人难道不知,”婉儿走上前,指尖划过残卷上的墨迹,“令祖当年在宇文护帐下任中大夫,赐姓宇文,直到开皇年间才改回崔姓?”她忽然看向李琰,发现他掌心的剑伤还在渗血,想起昨夜在祭坛,他为了替自己挡下机关弩,手掌被青铜齿轮划出深可见骨的伤口。

退朝的钟鼓刚刚响起,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便撞开宫门。信使浑身浴血,怀中的军报浸着海水,上面用朱砂写着:“十二磁山组成北斗阵,归墟水倒灌扬州,漕运断绝!”李琰接过军报的瞬间,婉儿突然发现他袖口露出半截绢帛,正是今早她在贡院暗格找到的密信,落款处“大业冢守陵人”的印章,与祭坛甬道的石匾如出一辙。

“该收网了。”李琰忽然转身,眼中闪过婉儿熟悉的狼顾之相——那是当年在玄武门之变前夜,他决定起兵时的眼神。璇玑印在婉儿腕间轻轻震颤,她忽然明白,这场从陇右道到东海的布局,从科举舞弊到星象异变,不过是更大棋局的开局,而真正的胜负手,藏在杨广衣冠冢的青铜甬道深处,藏在《氏族志》未载的前隋秘辛里,藏在归墟漩涡中阿黛尔未说完的遗言中。

殿外的风沙突然转急,朱雀街的槐花纷纷坠落,像极了陇西战场上火牛阵腾起的血雾。婉儿轻抚鲛皇冠冕上的珍珠,忽然听见珍珠深处传来细不可闻的声音:“去找洛水……定海神针在宇文恺的星图里……”她抬头望向李琰,发现他也正看着自己,眼中有了然,有心疼,更有破局的决绝。

这一刻,含元殿的飞檐在血色天光中勾勒出锋利的线条,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龙争虎斗。而在千里之外的陇西,被火油烧焦的青铜鼎突然发出嗡鸣,鼎内“宇文代唐”的铭文渐渐褪去,露出底层的《大夏龙雀赋》,赋末刻着一行小字:“戊申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