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最后一晚(2 / 2)

马玉琴伸出左手握住陈嘉航的右手,说道:“嘉航,你就别赶我走了。我知道你心疼我,可我也心疼你啊。你这段时间承受了太多,我只想在你身边,给你点力量。而且,我一个人去睡也会害怕,你就让我留下来吧。” 她带着满满的深情看着陈嘉航。

陈嘉航看着马玉琴,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马玉琴的心意,这份陪伴和支持在此时对他来说无比珍贵。犹豫了片刻,他轻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好吧,玉琴,那你留下吧。但要是你困了,可别硬撑着,知道吗?”

马玉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用力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啦。你放心,我不会拖累你的。” 说着,她在陈嘉航身边找了个位置坐下。

陈嘉航本来想睡一会的,毕竟明天父亲要出殡了,他得要养好精神,应付明天的事,但是,此刻有马玉琴在这里,他怎么能睡呢?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偶尔目光交汇,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便能传递千言万语。灵堂里安静极了,只有蜡烛燃烧时发出的 “噼啪” 声,仿佛在为他们的陪伴轻声吟唱。在这个悲伤而又特殊的夜晚,马玉琴的陪伴让陈嘉航感到了一丝温暖,这份温暖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此刻孤寂而又悲痛的心。

陈嘉航太累了,也太困了,不知不觉间,他就睡着了,同时马玉琴也睡着了。灵堂内,烛光依旧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荡,为这寂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

陈嘉航的呼吸渐渐平稳,他的头不自觉地靠在了马玉琴的肩膀上。马玉琴感受到了这份重量,微微侧头看了看陈嘉航,嘴角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她调整了一下姿势,让陈嘉航靠得更舒服些,自己也闭上了眼睛,沉浸在梦乡之中。

下半夜的气温变低,寒风如刀子般刮过,吹得人脸颊生疼。刘贤富揉着惺忪的眼睛,带着一个年轻小伙子,抱着几捆柴禾赶到陈大梅的火堂边。

“大梅,二叔,夜里冷,我给你们添些柴。” 刘贤富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小伙子将柴禾放在火堂旁。火苗在寒风中摇曳,似乎随时都可能熄灭,刘贤富赶紧蹲下身子,将一根粗壮的木柴轻轻架在火上,原本微弱的火焰瞬间被激发,“噼里啪啦” 地燃烧起来,火星子四溅,暖意也随之扑面而来。

陈大梅裹了裹身上的棉衣,感激地看向刘贤富,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和沙哑:“贤富啊,多亏你想着我们,这夜里可真是越来越冷了。”

二叔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贤富,你这管事当得真是尽心尽责,这么晚了还惦记着我们。”

刘贤富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笑着说道:“大梅、二叔,你们这说的是哪里话。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咱们更得互相照应。而且我是管事,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说着,他看了看陈大梅红肿的眼睛,忍不住劝道,“大梅,你也别太伤心了,身子重要。”

陈大梅轻轻叹了口气,眼中又泛起泪花:“我知道,可就是忍不住。一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大哥了,心里就空落落的。”

二叔也在一旁安慰道:“大梅,人都有这一天,咱们得往前看。嘉航他们都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咱们得帮着他们把日子过好。”

刘贤富也在一旁说道:“二叔说得对。嘉航这孩子也不容易,这段时间忙前忙后的,咱们能帮衬就多帮衬着点。”

陈大梅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多亏了你们,还有这么多乡亲帮忙,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这个远亲,真不如你们近邻哟!”一句话逗得几人都笑了起来。

这时,火堂里的柴火烧得更旺了,温暖的气息驱散了周围的寒意。刘贤富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说道:“这火堂可得一直烧着,它象征着给亡人照亮路呢。咱们多添些柴,让火一直旺下去。”

二叔应了一声:“没错,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可不能马虎。”

年轻小伙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他们的对话,此时也插了一句:“大梅阿姨,二叔,你们要是还冷的话,我再去多抱些柴来。”

陈大梅看着小伙子,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好孩子,谢谢你。不用了,这些柴够了。你也别冻着了,要是困了就去休息会儿。”

刘贤富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行,你先去歇着吧,这儿有我呢。” 小伙子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刘贤富陪着陈大梅和二叔在火堂边坐了一会儿,闲聊了几句,见他们情绪稍微平复了些,便说道:“大梅、二叔,你们也别熬太晚了,稍微眯一会儿吧,明天还有不少事儿呢。”

陈大梅和二叔连忙点头,表示知道了,刘贤富这才放心地离开。火堂的火焰依旧燃烧着,映照着陈大梅和二叔的脸,在这寒冷的下半夜,给予他们些许温暖和慰藉,也承载着大家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