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出殡
陈嘉航睡得非常香甜,也没有做什么梦,中途偶尔醒来,发现自己靠在马玉琴的肩膀上,而马玉琴也睡得正香。心中因马玉琴的陪伴而倍感温暖。他小心翼翼地坐直身子,不想吵醒马玉琴,可还是不小心弄出了一点动静。
马玉琴也被这细微的动静惊醒,她缓缓睁开眼睛,看到陈嘉航已经醒来,揉了揉眼睛问道:“嘉航,你怎么了?是不是做噩梦了?” 陈嘉航看着马玉琴,摇了摇头,说道:“我睡得很好,什么梦也没有做!”
此时,传来了几声鸡叫,天快要亮了。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接下来要为出殡做准备了。他们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看着对方疲惫却又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这一刻,彼此都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今天就要送父亲上山,入土为安了,陈嘉航看着父亲的遗像,父亲微笑着看着远方。那笑容就像以往每一个清晨,父亲站在院子里,望向田野,计划着一天农事时的模样,平静又充满希望。可如今,这笑容却像一把尖锐的刀,一下一下割扯着陈嘉航的心。
陈嘉航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说不出话来。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他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依靠。那些和父亲一起在田间劳作的日子,父亲手把手教他播种、施肥,耐心地给他讲着庄稼生长的道理,仿佛还在昨天。而现在,他只能对着这张遗像,回忆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陈嘉航的手不自觉地伸出去,想要触摸父亲的脸,可手指触碰到的只有冰冷的相框。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心中满是悔恨。悔恨自己在父亲生前,没能多花些时间陪陪他,没能在他生病时多尽点孝道。那些因为忙碌而错过的陪伴时光,此刻都成了他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
马玉琴在一旁看着陈嘉航,心中满是心疼。她轻轻地走到陈嘉航身边,握住他的手,什么也没说,只是用温暖的手掌传递着力量。陈嘉航感受到马玉琴的陪伴,心中稍微好受了一些。他知道,虽然父亲离开了,但生活要继续。
深吸一口气,陈嘉航抬起头,看着父亲的遗像,在心里默默地说:“爸,您放心走吧,我会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妈。我会带着您的妻望,努力把日子过好。” 说完,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仿佛在这一刻,他从父亲的笑容里汲取到了力量,准备好去面对没有父亲的未来。
屋外树上传来了声声鸟鸣声,村子里也不时传来牛叫鸡鸣的声音,预示着新的一天已经来到。新的一天开始,有新生,也有结束,也许,这就是人生,生老病死,谁也无法更改。
陈嘉航听着这些熟悉的乡村声音,心中五味杂陈。曾经,这些声音是生活最平常的背景音,父亲还在的时候,一家人在这喧闹中开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如今,父亲却要在这样充满生机的清晨,永远地离开他们。
小时候,父亲总是在鸡叫头遍时就起身,扛着锄头走向田间,那时的他还在被窝里贪恋着温暖,嘟囔着父亲起得太早。而现在,再也听不到父亲那熟悉的脚步声,再也看不到父亲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那些平凡的日子,在父亲离去的这一刻,变得无比珍贵,却又遥不可及。
帮忙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了,何小二也来了,他在安排前来帮忙的妇女们把前一天吃剩下的饭菜热了,又单独做了一个白菜炖豆腐,加上豆花,算是早餐了。
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可陈嘉航却丝毫没有食欲。他看着忙碌的人群,那些帮忙的乡亲们脸上带着质朴的神情,有条不紊地做着手里的活计,可他的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望向那片曾经父亲劳作的田间。帮忙的妇女们一边热着饭菜,一边小声地谈论着。
何小二端着一碗豆花走到陈嘉航身边,轻声说道:“嘉航,吃点吧,吃饱了才有力气。” 陈嘉航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接过碗,却只是愣愣地看着碗里的豆花。他舀起一勺豆花送入口中,却尝不出任何味道,喉咙像是被堵住了,每咽一口都无比艰难。
简单的吃完早餐,帮忙的妇女们便把吃饭的八仙桌和塑料凳子撤走,将灵堂前面的地方腾空出来。在李明达的指挥下,几个年轻人将净门给拆了下来,这样便于棺材从堂屋抬出来。
村中在城里做丧葬一条龙服务的田军艺领着自己的人员,已经赶到了,在他的指挥下,几个年富力强的汉子将棺材从堂屋平抬到了院子里。李明达叫来陈嘉航,让他把倒头饭收起来,等他父亲下葬了之后,他分兄妹二人分着吃了。
田军艺的人娴熟利落的把棺材捆绑好了,每一道绳索都绑得结结实实,确保万无一失。随着一声低沉有力的 “起”,人们齐声发力,稳稳地把棺材抬了起来。
孝子们按照习俗,举着火把地从棺材底下绕了一圈。陈嘉航作为主孝,走在最前面,在从棺材底下绕过时,他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一下那冰冷的棺木,像是在和父亲做最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