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遗珠(1 / 2)

山河焰 正版木十八 1345 字 6小时前

蝉声织就的金纱笼罩着景州城,乙弗循执笔的手腕悬在舆图上方,墨汁沿着狼毫笔尖滴落,在淮河下游洇出黑斑。她望着那道墨痕微微蹙眉,忽觉耳后扫过一缕清凉。

“这般暑气熏蒸,倒要当心墨汁结痂。”

北奚公主斜倚竹簟,赤金臂钏映着碧纱窗透进来的天光,腰间银刀随着抬臂动作碰响玉带,“能让卫王殿下失神的,总不会是沅川城里的酸腐奏章罢?”

乙弗循抬头时,正对上妻子促狭的眉眼。十年风霜未曾消减她眉峰锐气,反添几分塞北烈酒般的灼烈。

她目光掠过对方耳畔晃动的青金石坠子,忽然想起八年前初见时,这坠子上还缀着北奚王庭特有的雪狼牙。

“是崔序。”

乙弗循展平信纸,墨迹在夏日潮气里晕开些许,“当年御史台最年轻的中丞,如今要披甲执锐与我们对阵了。”

哥舒衔月支起半身,鸦青鬓发间浮着荷香:“可是那位在广陵拆了刺史府当滚石的崔以贤?”

“正是。”乙弗循起身推开雕花木窗,远处练兵场的号子声混着蝉鸣涌进来,“正则三年春,北燕云非率水师突袭广陵,崔序带着三百衙役守城三日。最后一日,他亲手劈了刺史府的楠木匾额。”

熏风卷着沙盘上的朱砂粉末,在哥舒衔月眉心落下一抹残红。她倾身握住乙弗循的手腕,将人引向案头那碗冰镇酸梅汤:“所以这位崔刺史,就是南燕最后的底牌?”

“底牌?”

乙弗循就着王妃的手饮尽酸汤,舌尖抵住碗沿的梅子核,“他该是南燕最后的良心。”

哥舒衔月指尖在案上轻叩,忽地笑出声:“这人,倒比沅川城里那些老朽有趣。”

她踱到卫王身侧,金线绣的鹿皮靴踏过满地碎光,“听闻他与郭明毅相交莫逆?”

话音未落,池畔柳荫里忽地传来裂帛声。

乙弗循腰间玉佩应声而断,青玉落在青砖上溅起微尘——那是萧凝当年亲手刻的螭纹佩。

“旧物难全。”哥舒衔月蹲身捡起玉佩,指尖划过螭龙断裂的犄角,“就像某些人藏在暗格里的诗集,总以为能瞒过枕边人。”她将玉佩收进荷包,金红流苏拂过乙弗循腕间旧疤,“但旧物尚可重熔,故人却难再续。”

蝉声一时暗哑。

乙弗循望着荷塘里并蒂莲,忽觉十年光阴竟如池面浮光,恍惚间仍是北上和亲那日,萧凝在朱雀门前赠她佩玉时说的“愿君如螭,破云见日”。

而今云开雾散,故人碑上青苔已生三寸。

“崔序与郭桓……”她闭了闭眼,将往事揉进灼热的风里,浅笑着,“当年博陵崔氏与凌州崔氏争权,崔序在御史台当众质问崔相‘世家倾轧可对得起天下苍生’,次日便被贬往广陵。”

哥舒衔月拈起颗葡萄含在唇间,俯身渡进对方口中。冰凉的甜意在舌尖炸开时,她望见爱人眼底泛起涟漪:“这般人物,弃之可惜。”

廊下铜铃被热风吹得叮咚作响。

乙弗循揽住王妃腰肢,嗅到她发间雪松气息混着汗水的咸涩:“当年他离京时,在十里亭弹了整宿《广陵散》。”

“所以你笑。”哥舒衔月指尖描摹着爱人眉骨,瞬时明白方才那声轻笑里的怅惘,“笑这世间英才总要历经磋磨,笑那高坐明堂的帝王终于肯放下猜忌。”

庭院里传来战马嘶鸣。

乙弗循望向窗外练兵场,烈日下银甲折射的光斑刺痛双目:“崔以贤是君子,郭明毅是利剑。君子持剑……”她握住哥舒衔月抚在颊边的手,“当血溅三尺。”

蝉声骤歇的刹那,哥舒衔月吻上那抿紧的唇,汗湿的掌心贴着后颈,仿佛要将彼此骨血熔铸在一处。

当号角声穿透纱幔,她贴着卫王的喘息低语:“且看我这北境狼烟,可能焚尽君子剑?”

千里之外的沅川城,一夜暴雨冲净了廷尉府门前的石狮。

“如此大胆,扰人清梦!”

郭桓赤着脚蹚过庭院积水,昨夜暴雨打落的合欢花黏在脚底,腻得像血。他攥着剑柄冲到大门口时,正看见崔序勒马回身,朝阳在那袭月白襕衫上镀了层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