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步履沉重地走到党明金面前,兄弟俩的目光交汇,恰似两道闪电在夜空中激烈碰撞,千言万语都在这一眼之中如潮水般汹涌传递。许久,明光终于艰难地打破了沉默,他从怀中掏出一枚银元和一枚奖章,小心翼翼地交给党明金,声音哽咽得仿佛风中那即将熄灭的残烛,颤颤巍巍地说道:“哥,这是红军奖励给我的,留给侄子作个纪念。以后找个医生把他的耳朵治治,但你千万不要说是炮弹震了的,就说是得了伤寒发烧烧坏了的,记住了。要不然,那些如豺狼虎豹般凶残的国民狗党和地主恶霸会像饿狼扑食一样要了他的命……”
党明金瞪大了双眼,那眼眸之中闪烁着惊喜和敬畏之光,宛如看到了世间最为珍稀的奇珍异宝。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缓缓地向前伸出,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块闪耀着银光的银元以及那枚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奖章。
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轻柔、那么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损坏这两件无价之宝。当他终于成功地将它们接过来时,先是深吸一口气,然后才慢慢地将它们靠近自己的胸口,再轻轻地放进去。整个过程中,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手中的宝贝,脸上流露出无比珍视的神情。
接着,党明金用力地点了点头,那动作坚定而有力。然而,就在这时,他的喉咙里却发出了一阵略显沙哑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一根久经风沙侵蚀、磨砺的琴弦,在拨动时发出的那种略带沧桑之感:“我记住了,你放心去吧,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其中蕴含的关切之情却是如此深沉浓烈,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此时此刻,在不远处的另一岸边,已经升为妇女部长的肖英,也正在与母亲依依话别。母亲的手宛如轻柔的春风,轻轻抚摸着肖英的脸庞,眼中满是慈爱与不舍:“英子,你长高了,也长结实了,都这么大了。这一走,遇到合适的男子就成个亲,给娘生几个外孙带回来。”肖英的脸颊犹如熟透的苹果,微微泛红,她有些羞涩地说道:“娘,你不要说这些啦。我一走,你要好好的。革命的胜利即将到来,到时候我会给你带回一群可爱的娃儿。”母亲微笑着点头:“那就好,娘就等着嘞。”
恰在此时,母亲瞧见远方明光身骑骏马,马背上驮着箱子,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般徐徐而来,身后紧跟着数十匹驮马组成的运输队,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缓缓前行。她手指向明光,对肖英言道:“那个小伙儿倒是不错,你快去吧。”肖英旋即转身眺望,凝视着那渐行渐远的运输队,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般涌起一阵错综复杂的情绪。她再次回首凝望母亲,眼眸中已然充盈着晶莹的泪水,继而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运输队而去。每踏出一步,她都仿若能真切地感受到母亲那饱含关切的目光,心中既有对母亲的依依不舍,又有对未来革命征程的殷切期盼。运输队中,队员们相互交头接耳,声音里裹挟着即将踏上征途的激昂兴奋,同时也掺杂着对前方漫漫路途的隐隐忧虑。
党明金凝视着儿子,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满是无尽的牵挂。他缓缓蹲下身子,宛如呵护稀世珍宝般轻轻抱住儿子,在他耳边轻声呢喃,仿佛那是来自天堂的福音。尽管他深知儿子无法听见,但他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想要将自己的殷切叮嘱倾诉给儿子。父子俩的目光一直盯着明光即将远去的身影,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凝视着远方,那里是他们即将踏上的征途,是充满希望与未来的星辰大海。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犹如泰山般沉重,手中牵着的不仅是满载军费的马匹,更是红军的希望之光与未来之舟。他犹如一位严谨的工匠,不断地检查着马匹的装备,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肖英恰轻盈地来到明光身边,与运输队员们一一打过招呼,随后柔声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明光仿若一座坚如磐石的堡垒,沉稳地点点头,他的眼眸中闪耀着自信与坚毅的光芒,恰似在向世界呐喊:“准备好了。”
随着一声令下,运输队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缓缓地出发了。江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轻轻地吹过,扬起他们的衣角,仿佛是在为他们送行。党明金像一座雕塑一般,静静地站在江边,他的目光如同两道利箭,紧紧地追随着远去的运输队,久久不愿离去。肖英的母亲则如同风中的残烛,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目送着肖英的背影消失在远方,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模糊了她的双眼。运输队沿着江边前行,马蹄声犹如阵阵战鼓,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他们路过一片片田野,田野里的庄稼宛如一群绿色的精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祝福。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犹如一条条巨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在行进的过程中,队员们相互照顾,彼此鼓励,更似一家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就像一把把利剑,斩断了前进道路上的荆棘。肖英不时地与队员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她的存在就像一轮温暖的太阳,让整个运输队充满了凝聚力。他们紧追快赶,伴随着隆隆的炮声传来,进入三岔路口,便见雄国兵和战士们抬着五板子船从另一条路上也在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