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职业道德(2 / 2)

妻子应了一声,系上围裙,熟练地点燃煤气灶,水壶的咕嘟声很快响起。

田建明没进厨房,径直走进客厅,拉着父母在老旧的绿色布沙发上坐下。沙发弹簧吱吱作响,扶手上的布料已被磨得发白。

他从军装内兜掏出程勇塞来的那沓钞票,橡皮筋捆得松散,纸币边角卷曲,散发着淡淡的霉味。他将钱轻轻放在茶几上,钞票压住了几张旧报纸,发出轻微的窸窣声。

父亲一愣,放下手里的搪瓷茶缸,目光沉沉地落在钞票上。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皱眉道:“建明,你哪来的这么多钱?是不是……干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

他的声音低而严厉,带着军旅生涯留下的威严,眼神里满是怀疑。

母亲坐在一旁,手里攥着毛衣的袖口,脸色一白,忙接话道:“就是!孩子的事咱们慢慢想办法,大不了……大不了我跟你爸去求求街道办,找找熟人,给医生递点钱,总能让这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

她说到最后,声音有些发颤,眼眶泛红,像是想起了自己的艰难岁月。

田建明没吭声,低头盯着茶几上的钞票,目光沉重,像压着千斤巨石。父母的絮叨还在继续,父亲责骂他不该冒险,母亲念叨着邻居家如何托关系生二胎,他却像没听见,耳朵里只有自己的心跳声,沉闷而急促。

厨房里,饺子下锅的水声渐响,妻子哼着小曲儿,锅铲敲击锅沿的叮当声断续传来。

不一会儿,妻子端出一盘热腾腾的饺子,皮薄馅大,冒着白汽,旁边还有一小碟乌黑的香醋和几瓣剥好的蒜。

她把盘子放在茶几上,笑着说:“吃吧,刚包的韭菜猪肉馅。”

田建明没抬头,抓起筷子,端起盘子就往嘴里塞,饺子烫得他龇牙咧嘴,却一口接一口,连醋都没蘸。他的吃相急促,像是在发泄什么,汤汁溅到嘴角也不在意。父母停下争论,愣愣地看着他,客厅里只剩他咀嚼的闷响和筷子盘子轻微的碰撞声。

最后一个饺子咽下,田建明喉头滚动,深吸一口气,像是卸下千斤重担,又像是踏入未知深渊。

他放下盘子,手指在裤腿上擦了擦,抬头看向父母,声音低沉而坚定:“爸,妈,我要退役转业。”

父亲猛地一怔,茶缸差点从手中滑落,眼神瞪得像铜铃:“你说什么?退役?!”

他拍了下茶几,震得钞票跳了跳,怒道:“好好的军官不当,你疯了?现在退役,你拿什么养家?拿什么养这孩子?”

母亲也急了,扯住他的袖子,声音发颤:“建明,你可别冲动!这年头工作多金贵,你这岁数转业能干啥?再想想!”

田建明没争辩,目光沉沉地扫过父母焦急的脸,缓缓从茶几上拿起那沓钞票,手指攥得发白。他深吸一口气,将程勇的来访、印度的邀请、职位的许诺,还有这笔钱的来历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他的声音低而缓慢,每一句都像从喉咙里挤出,带着沉重的分量:“……他说,只要我去印度,一切都会好好起来。”

客厅陷入死寂,父母面面相觑,像是被雷劈中。父亲的眉头拧成川字,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茶几,发出单调的咚咚声。

母亲低头攥紧毛衣,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咽了回去。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几十年的岁月扎根在这片土地,搬家都不舍得离开老街坊,更别提举家移民到遥远的印度。

那是个陌生而危险的地方,报纸上尽是战乱和贫穷的新闻,冒险的念头在他们脑海中刚冒头,就被本能的抗拒压了下去。

父亲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印度?那是什么地方!你知道那边在打仗吗?万一……”

他没说完,叹了口气,眼神复杂。母亲红着眼眶,低声道:“建明,咱家虽然不富裕,但好歹安稳。去那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出了事连个依靠都没有。”

田建明低着头,目光落在茶几上的空盘子,饺子的油渍在盘底晕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他的喉头滚动,手指攥紧钞票,纸币的边角刺痛了掌心。

他猛地抬起头,伸出手挥了挥,打断父母的话,声音低沉而艰难,像从心底挖出:“爸,妈,这次你们就听我的吧。”

话音落下,客厅里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妻子站在厨房门口,手里还拿着抹布,愣愣地看着他,眼眶泛起泪光。父亲的嘴唇颤抖,像是想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母亲捂住嘴,低低的啜泣打破了沉默。田建明低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站起身来丢下那一叠钞票,扯起挂在钩子上的军大衣,快步走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