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北上(1 / 2)

对于让程守云担任税务司司使,李云湛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在张烈、赵强、孙飞、程守云这几人中,程守云的战场表现确实是最差的。他在战场上虽然勇猛,但缺乏灵活的战术和应变能力,一味依赖炮火猛攻,导致战斗中多次陷入险境。若非李云湛使用“锦鲤气运卡”护佑,程守云早就败了。

程守云的作战风格过于简单粗暴,难以适应复杂的战场局势。相比之下,张烈、赵强和孙飞都展现出了更高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张烈智勇双全,赵强作战风格灵活,孔飞则善于调动士兵的士气。相比之下,程守云的短板过于明显,继续让他留在前线,只会拖累整体战局。

然而,程守云并非一无是处。他性格豪爽直率,做事雷厉风行,虽然在军事指挥上有所欠缺,但在管理事务上或许能发挥长处。更重要的是税务司无军队之名,却有军队之实,李云湛需要一个人知兵的人去负责税务司的工作,而程守云无疑是这几人中“最合适”的选择——因为他暂时不适合继续参与军事指挥。

与此同时,李云湛暂停训练降兵,转而整编降军。当新参军的百姓还在训练,毕竟普通百姓没有战力,上战场也是炮灰,所以李云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让他们上战场。

李云湛将降军整编为一个加强团,共计六千余人,命名为“近卫团”,并任命原烈火团副团长李瑞为团长。李云湛原本打算直接整编一个旅,但考虑到张烈、赵强仍然是团长,而孙飞也只被授予团长头衔,若让李瑞直接升为旅长,未免会让三人难以接受。

需要特别留意的一点是,虽然表面上看孙飞仅仅担任着一个团长的职务,但其实际所掌控的权力却绝非如此简单。事实上,整个奉圣州的军政大权都被他牢牢地握在手中,无论是招募新兵这样的重要事务,还是其他与军事相关的方方面面,统统都由他来决断。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如今孙飞手下的兵力已然多达两万五千人之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当中。

值得庆幸的是,此前孙飞曾经喝下过李云湛通过系统获取到的忠诚药水。若非如此,李云湛绝对不可能放心地将如此庞大数量的士兵交由孙飞来统领。

再说那南京道这边,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李云湛就成功地招募到了三万多名新兵。再算上原本就有的钢铁团、烈火团,还有新组建而成的近卫团,他所拥有的总兵力已然高达六万八千之数。不过,若要论及真正能够拉出去投入实战的精锐部队,截至目前也就只有钢铁团、烈火团,外加那些辽军投降过来的士兵,总计一万五千人左右而已。

此时此刻,李云湛正静静地站立在一幅巨大的地图面前。他那双锐利的眼睛紧紧地凝视着地图上的每一处细节,仿佛要透过这些线条和标记看穿未来战争的走向一般。与此同时,他的右手食指也轻轻地叩击着桌面,发出一声声有节奏的轻响。很显然,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的心中已经做好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率领大军向北挺进,主动对顺州和檀州发起攻击!而这一决策,绝不是他头脑发热时的冲动之举,而是综合考虑了敌我双方实力对比、战场形势变化等诸多因素之后才最终敲定下来的。

从系统中得知,耶律仁先正率领八万大军南下,每日行进近百里,预计五六天内便会抵达南京道。面对如此庞大的敌军,李云湛深知,若在幽州一带与之决战,后果不堪设想。幽州附近原本就有不少在辽国任职的汉人官员,虽然李云湛没有清算他们,但为了安抚百姓,他下令将这些官员的土地分配给了百姓。这一举措虽然赢得了民心,但也可能引发这些官员的不满。李云湛心里非常明白,在这些汉人官员当中,存在着不少拥有非凡才能的人物。他们所掌控的资源极为丰富,人脉更是错综复杂。倘若选择在幽州一带同辽军展开最终对决,那么这帮人极有可能借机挑唆鼓动当地的百姓,甚至还有可能暗中勾结辽军,从而里应外合,这无疑将会给他率领的军队造成诸多意想不到的困扰和阻碍。

尽管李云湛持有那神秘莫测的“锦鲤气运卡”作为护身法宝,心中深知自己定然不会遭遇失败的结局,但他着实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身陷如此被动的局势之中。毕竟,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战局发生逆转。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李云湛此次高举的旗帜乃是“光复已经失去的汉族疆土,引领全体汉人奋起推翻契丹人的残暴统治”。既然如此,他就必须将所有的汉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即便是那些身处契丹人统治之下的汉人官员,也应当被纳入到这个团结的大集体当中来。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才都是出身于富贵名门之家,而贫苦的寻常百姓则很少有机会能够接受教育、成为饱读诗书之人。所以说,如果想要顺利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就绝对不能忽视这些汉人官员的力量和作用。

在宋代之前,门阀士族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牢牢掌控着朝廷中的关键职位。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他们手中紧握的大量珍贵书籍以及丰富无比的教育资源。即便是后来科举制度应运而生,那些出身贫寒的子弟们想要在整体实力上一举超越门阀子弟,仍然犹如登天般困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尽管现今门阀士族不存在于世,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富贵之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依然远远超过了寒门子弟。正因为这样一种现实状况,即便日后不再任用当前这批官员,也必然会考虑起用他们家族中的后辈英才。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缘由,李云湛内心深处实在不愿意仅仅因为对这些官员进行彻底清算了结,就白白断送掉这一批潜在的宝贵人才资源。

只见他目光如炬,神色坚定地高声下令道:“速速传令下去!命令近卫团立刻向北挺进,钢铁团与烈火团则从敌军后方巧妙穿插而过。我们务必要在密云或者檀州那片区域布下一张密不透风的天罗地网,静静等候耶律仁先率领的大军自投罗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云湛毅然决然地选择将这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最终决战之地点定在了密云或是檀州一带。毕竟此地地势平坦开阔,对于预先设伏而言简直再合适不过;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规避因战斗发生在幽州附近而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不必要的混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