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章
废奴,废奴你们同不同意,是的,别山封国以后不止不许国民为奴,而是封国之内再不允许使用任何奴隶了。
随着各家报纸相互辩驳相互攻诘温度升温,别山监督院内也开始了相互辩论相互攻击。
别山封国每千户选一代表,目前新国民代表还没到竞选时间(每年开春开扩增会议),原四十万人有八万多户,八万多户有八十代表,再加上军方二十几个代表,监督院一共有代表百人。
其中八县代表有四县在别山商城,商城四县之民几乎都参与了商贸或者务工,当然,商城四县之民不是人人都同意蓄奴,因为奴隶的引进降低了工酬和工作机会,而军方代表则是百分百支持国相提出的废奴律令。
但问题就是如此不可理喻,按照国相和督相预估,支持废奴应该占大多数,但每次开辩论会双方力量却变成不分伯仲,甚至于反对废奴的声音还略占上风。
也就是说,有不少代表未履行国民真实意愿,他们被人收买了。
可按照封国律法,只有封君有权接受国民对代表的弹劾,也只有封君有权调查代表重选代表。
当然,国相吕不韦是封君他爹,军方代表百分百支持国相吕不韦,所以想改变也不是不可能,国相只要下令调兵,什么争吵都会平息。
可吕不韦不能这样干,他要这么干了,儿子辛辛苦苦建立的封国瞬间土崩瓦解。
所以吕不韦只能由着各家媒体口诛笔伐相互攻奸,只能看着监督院吵成一锅粥。
国相没权推动律法制定,但有权提高移民政策,于是国相府发布修改案,愿意移民的军户由百亩永业田增加到两百亩,愿意移民的民户包括奴隶每户永业田增加至百亩,任何阻拦奴隶移民个人或机构以非法限制他人自由罪公诉。
对已经建房军民户,由封国补贴财产损失或者保留住宅。
修改案发布后除了些许逃奴外效果寥寥,包括军户也不愿意迁徙海外,哪怕军户家眷接到亲笔信也没多少响应,毕竟在别山日子刚刚红火,谁愿意放弃到手的幸福选择冒险。
这是没办法的事,华夏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喜欢安逸,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离开故土。
可黔首百姓不响应不代表世家商贾不响应,原本他们不响应是感觉土地太少了,可移民政策修改成百亩后,有不少世家蠢蠢欲动了,毕竟海外好不好谁也不知道,可世家富商家大业大,所以派几家旁支庶子打前站探探路就很有必要了。
特别是可以优先挑选土地这条最吸引人,优先挑选是不是也代表可以集中挑选,一个大家族派出去几户子弟,再加上几户下人奴隶,合在一起就是成千上万亩上好土地,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冒险一试呢?
所以在百姓冷嘲热讽中,三艘移民船载着小部分军人家眷,逃跑奴户,和大部分大户先锋又踏上出海的征程。
东叶岛对移民如饥似渴,是的,真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仅仅几个月时间,两千军人工匠竟然开垦出数万亩良田,因为岛上积累了数万年枯枝烂叶和鸟粪,东叶岛土地特别肥沃,那地方撒点种子就能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