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十亿!一辈子都花不完……(2 / 2)

……

朱棣临走前再次承诺会向父皇请求让李伟随他前往北平,李伟心中无奈,但又不好直说实力超群,你还不够格要不过来,只能任由他自己去向朱元璋争取。

送走朱棣后,李伟刚坐下不久,来福又来通报,说有位姓沈的商人求见。

李伟一脸郁闷,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清净几天,结果在家也坐不住,接连有人来访。

这次李伟没出门,在堂屋里等着,毕竟王爷登门需要接待,商人嘛,一个而已。

“草民沈经拜见李大人。\"

沈经在来福的带领下走到李伟面前,一见面便毕恭毕敬地行礼。

近日调查,他对明黄商会背后的李伟有所知晓。

李伟乃正五品官员,且因家族关系得知其朝中声望不佳却深得圣眷。

此次明黄商会与皇店争锋,皇店内太监未生事端,反被李伟压制,更证实其宠臣身份。

沈经多年来受叔父沈彬打压,处境艰难。

他此番寻至李伟处,意欲涉足明黄商会未来,或借此翻盘。

神经?这名字独特得很。

李伟默默思索。

\"请坐,别拘束。\"

李伟随意一摆手,随后问:\"沈先生姓沈,是否与沈万三有渊源?\"

沈经心中窃喜,莫非这位大人与自家有旧?

\"先祖正是沈万三,李大人怎会知晓?\"

电视剧里看的。

李伟心想。

\"哦,听人提起罢了。\"李伟随口回应,接着问:\"那先祖尚在否?\"

沈经一怔:\"先祖已故二十年有余。\"

李伟听后颇感意外,传说中朱元璋杀了沈万三,电视亦这般演绎,岂不都是胡编乱造?

--------

\"原来是这样。\"

李伟点头,看来电视不可全信,大事也能捏造。

沈经不解李伟此言所指。

\"沈先生来访有何要事?\"李伟问。

沈经稍愣,老板之称虽陌生但大致明白是对商人的称谓。

\"近来多谢李大人明黄商会关照,小店生意好转,特来致谢!\"

沈经说着取出一叠宝钞递向李伟,李伟瞥了一眼,这厚度至少千贯起,出手阔绰。

\"沈大人谬赞,沈家富甲一方,我这点小买卖怎能惠及您?此物请收回,心意我领了。\"

李伟笑着强调\"本官\"二字,他虽想辞官,现仍是官身,若接此钱,明日朱元璋定找麻烦。

沈经微愣,心想这李伟竟是位清廉官员。

“李公为官清正,沈某钦佩!”

沈经真心赞叹,但并未将手中的宝钞归还,而是继续说道:“然此皆生意往来,非李公偏袒,望李公安心。\"

李伟摇头道:“实不必如此,你且收下便是。

我二人商事本是互惠共赢,非我特别关照于你。

再说沈家家资雄厚,倒是我该求你多多提携才是。\"

沈经见他执意不受,便不再强求,可听完李伟后半句话,却不禁长叹一声。

“李公有所不知,唉,说起此事也是家门不幸。

自前些年家父与家祖相继仙逝,家中无主,人心渐散。

如今家叔掌控了大部分生意,而我这一支嫡系所得不过数十间店铺、些许田产宅院罢了,唉……”

李伟听罢大惊,数十间店铺加上田产宅院竟还称“区区”?你这是凡尔赛吧?

按如今市价,数十间店铺至少值小几十万贯,再加上田产宅院,这“区区”的沈老板怕是有近百万贯的身家!

百万贯是个什么概念?李伟将大明物价与后世对比,大致估算出一个系数:

一文钱约等于后世五毛至一块人民币。

当然,环境差异巨大,此数据仅供参考。

一贯等于千文,即不到一千元人民币,百万贯换算下来约等于近十亿!

十亿!十亿!十亿!一辈子都花不完……

李伟满心都是垂涎欲滴的画面,甚至开始幻想自己成为第二个沈经的模样!

果然还是富二代好啊!尽管他对明黄商会充满信心,但即便发展顺利,这辈子也未必能积累到百万贯的财富。

羡慕、嫉妒、恨啊!

“李公?李公?”

沈经见他发愣,连叫两声。

“啊?哦,沈老板果然……果然家底殷实!”

沈经听罢尴尬地笑了,还以为李伟是在嘲笑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