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鼎足三分(2 / 2)

曹丕在洛阳接受汉献帝禅让时,望着“魏”字大旗在风中翻卷,忽然想起曹操临终前“勿负汉恩”的叮嘱。他摸了摸传国玉玺上的缺角,那是王莽篡汉时留下的伤痕,如今却成了改朝换代的信物。“天命所归,吾其应天顺人。”他的声音在太极殿回响,却掩不住台下曹植眼中的泪光——那个曾写“捐躯赴国难”的弟弟,此刻正望着父亲的灵位,默默流泪。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前,将《出师表》手稿交给姜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字迹被泪水浸透,却依然力透纸背。他望着北斗七星的方位,想起隆中对策时“待天下有变”的期许,忽然意识到,自己终究没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夙愿。风掠过营寨的“汉”字大旗,将他的羽扇吹落在地——这一落,便是蜀汉最后的叹息。

建业的太初宫前,孙权望着曹丕、刘备的相继称帝,终于戴上了“吴大帝”的冠冕。他的王冠上镶嵌着南海的珍珠,却比不上当年孙策给他的那枚“讨逆将军”印信珍贵。殿外,使者送来诸葛亮的《绝盟好议》,他抚掌大笑:“蜀魏皆称帝,吾独不能称耶?”笑声里,有三分豪迈,三分无奈,更有四分对这乱世的清醒——在这鼎足三分的天下,谁又能真正独善其身?

成都的武侯祠里,百姓们将香火插进诸葛亮的神龛。一个孩童指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匾额,问父亲:“这是谁?”父亲摸着他的头说:“这是诸葛丞相,他让蜀汉在这乱世中,多活了几十年。”风穿过祠堂的飞檐,卷起供桌上的《出师表》残页,上面的字迹虽已模糊,却永远刻在了这个国家的记忆里——就像那永不熄灭的孔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心中的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