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大旱瘟疫肆虐 抛恩怨查找病因(1 / 2)

浊流滚滚 泾河流 3275 字 9小时前

三道梁上的各村护村队,经过张国良的筹划安排,有了组织性,和协调性。经过聘请教练的指导,热情高涨的护村队员,进步都很快,大家的自身保卫能力,和对外应对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凤山的大屁股十三,以为是保安团收拾了自己的马匹,加之消息闭塞,他也没有了解到是张家堡来收了他的马匹,对有一点距离,又捞不到好处的张家堡,也成了鞭长莫及,也就没有再来报复。他们只好在川北继续抢盗,开始新一轮抢马,组织马队行动,来苟延残喘。

因三道梁处在槐庆府的边沿地带,和外县有着接壤的地段,有小股盗贼,借两县交界的边沿,管理的末梢地带,常常夜晚来袭,他们也被护村队追得四处逃窜,不能轻易得手。三道梁上的人们,获得暂时的安宁,晚上不再四处躲藏,紧张惊恐的状态有所缓解。

时间真快,一晃两年过去了。到了一九三二年,也就是民国二十一年。阳春三月,已经晴朗暖和的天气,突然吹起阵阵寒风,紧接而来的就是极度寒冷与霜冻,连续十日寒冷不退,春寒突袭而来,使本来换上夏衫的人们,把脱掉的棉袄又穿了起来。

清早起来,九先生穿上棉袄,在自己的麦田里转了一圈,看着刚起身的麦苗,冻僵在地,心里担心,麦苗恐怕要被冻死。看着天空叹道:“唉,这老天爷不想让人活了?这么糟践人?”

果不其然,过去了十几天后,再看麦地时,麦苗大部分被冻死,又勉强活下来的麦苗,也是东一个,西一个,呈现着大片的红光地。加之干旱,本应绿油油麦苗,颜色泛黄,就像得了贫血病的人一样,九先生心里想,这样今年能有啥收成?

人们看着麦地觉得,这麦子没有收成了,土地不能闲着,不能耽搁一料庄稼。就想着,把麦地翻了,种成玉米,寄希望以秋补夏。乡里人有人带头,就有人跟着这样操作,翻麦种秋,整片的土地基本上都种上了玉米。

在九先生心里盘算着,这年馑的时候岁月,粮食比钱重要。人都要张口吃饭,没了粮食怎么了得?肚子饿了,那真是:文魁,武魁,不如半个锅盔。幸亏自己平时,对粮食抓的紧,轻易不去把粮食卖掉换钱,才有了余粮。就是有这点想法的结果,才被人盯上自己的粮仓。尽管几次遭抢,受点损失,但依然还有点存粮,还没沦落到,揭不开锅的份上。这多少还有点心理安慰。可又担心,大家都没吃的粮食,自己能吃安宁吗?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在六月底,三道梁上,突然降了冰雹,冰雹大如鸡蛋,把半人高的玉米,打的陷入地面,满地绿色的庄稼,顿时变成红光地。就像一次还不气,循环了三次,三道梁大面积都受了灾,紧跟而来便是暴晒,连续两个月无雨。土地晒成了干板,勉强留下来的玉米,因土壤没了水分,而成了干柴,想弥补晚秋都无法下种。这一年,大部分人地里是颗粒未收,三道梁上的人们,这才感觉到,真正的年馑来临了。

真是: 天道不顺惹灾祸,祸不单行无收获。

靠天吃饭逼无奈,求天拜地念弥陀。

这天,九先生在自家地头,看着光地犯愁。突然,听到远处有人喊他,远远看去,是大哥,这又有什么事?他心里弦又绷紧了,因为,每次大哥来叫,都是出了大事。

真是紧差人,慢大夫,老大急呼呼在那里叫着,九先生还是慢腾腾的往回走。走近了,只听大哥说道:“你在这里看着红光田地发啥呆呢?张家堡送来了病人,难受的厉害,等着你给看病呢,心急火燎的,你快去给看看。”

九先生慢腾腾的说:“我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你有啥好着急的,这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这下药医病也有个过程,急不得,难道是张保长家里的人吗?”

“不是,不管谁家的,来求你看病了,哪有不救人的道理?”老大诚恳的说,在他看来,不管谁得病,都是一样的,都得给治。

两人进了家门,只见张家庄的张六两口,抱着孩子来看病,孩子已开始抽搐,两个大人紧张的不得了,媳妇抱着孩子一个劲的哭泣。

九先生一边给孩子把脉,又问孩子妈妈道:“孩子还有那些症状?”

“上吐下泻,吐得黄水,拉是黑水,不知道怎么了。”母亲哭着回答,都不知所措了。

“吃了什么发霉的东西没有?”就先生又问。

“没有,一家人都吃的一样,别人都好着,就孩子一个成这样。”老婆正给解释说着,丈夫张六,也感到肚子难受,压着肚子说,“我也肚子疼开了,可能也病了。”没等多久,也开始呕吐了。九先生分别给两个人把了脉,开了两剂中药,让回家煎熬服用。再三嘱咐,吃过后看疗效,再调药。

谁知第二天,李庄的李铁锤领着兄弟几人,气势汹汹冲进门来,站在院子里,没头没脑的骂开了:“韩老九,你滚出来,给是个给牲口看病的,竟然敢给人看病?结果把人给看死了,你今天说不清白,就不得安宁,我就要为民除害了。”

九先生赶紧出来,迎上前去,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有事说事,骂人干啥?怎么不讲道理了?”

李铁锤上前,不由分说,抓住九先生的衣领,气急败坏的说道:“我骂你怎么啦?我还想打你呢!你会看病吗?你装神弄鬼糊弄谁?一副药害了两条命,今天你说不出个道道,咱们就去见官,让县太爷断个明白,县城的大牢等着你去坐呢。”

“你说什么?什么害了两命?”九先生被说的愣住了。

“昨天,我姐夫张六,一家是不是在你这里看病了?你是不是给开药了?昨晚我外甥死了,今天早晨,我姐夫张六也死啦。你说是不是被你的药毒死的?”李铁锤声嘶力竭的喊着。原来他是张六的小舅子,为他姐姐讨说法来了。

“什么?你说什么?”九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害了两条命,现在还装什么糊涂?”李铁锤喊着说。

“什么毒死的?你们什么都不懂,就知道胡说!他这病是黑水泄,是瘟疫。”九先生连忙解释说道,这些人不明白,自己就得给解释清楚。

“不是毒死的是什么?这得病也有个过程,哪有这么快?你今天别想一句话把事说脱,棺材,葬埋费,人命价,咱得一齐算。”来的几人都出了声,齐声呐喊:“一起算,不能便宜这害人的。”说话的人,过来把九先生围了起来,他们都觉得,平常你得了不少迷心钱,今天非得让你出出血,给病人补偿补偿。

听见吵闹声的李梅花,领着金珠出门来,听见了张铁锤说话。见闹事的人,把九先生围了起来,她也发疯似的,冲过来拨开人群冲上前,推了李铁锤一把说:“你们这些人还讲不讲理?是你们自己有病,来求我们看病的。还是我们去求你们来的?得了要命的病,谁有啥办法?医生也不是神仙,不是万能的,他把死人能医活?”

“医生不是神仙,但也不能用药把人毒死,不是毒药的话,父子俩能一起死掉?就是因为吃了你的药才死掉的。”李铁锤反驳过来。

李梅花还要上前辩理,被九先生拉住说道:“你别说话,你啥都不知道,参什么言?辩啥理?你根本就说不清,还是让我来解释。”

李梅花向九先生嚷道:“你看他们,都欺负上门来了,各个凶神恶煞般的,一副要打要杀的样子,你能解释得清楚吗?他们谁听你的吗?”李梅花担心那些人胡来。

李铁锤依然喊着:“就是被你们害死的,你们别想说的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哪有这么奇巧?那可是两条命,说没就没了。”

九先生高声的呐喊道:“大家静一静,别吵,别闹,听我说一句话行吗?”听到了九先生的喊声,大家才慢慢的静了下来。

九先生放慢声音说道:“大家听我把话说完,我是咱们本乡本地人,难道我不再给人看病了吗?我把人毒死,我以后不开药铺了吗?我自己能砸自己的招牌吗?把人毒死,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在这里有地有房,有家室,我能跑了吗?”

看着几个人,九先生声音提高了八度又说道:“张六一家人,是在我这里看过病,这事不假,那你们知道他得的什么病吗?我开始也以为是吃了发霉的东西,闹肚子。昨天晚上,我还专门查看了医书。根据他病发的这样急,让人措手不及,极有可能是黑水泄,也就是瘟疫。因为气候和其他原因,张家堡出现瘟疫了,这个病传染很快,你们赶快回去把去世的人埋掉,把病人用过的啥东西都要烧掉,被子,衣服,鞋袜,以及碗筷都要烧掉。不要让你姐和家人都被传染上,还要看村里有没有一样病情的人,如果发现,立刻让他们不能和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要单吃单住,避免传染。我再开点药,你们带回去,发现家里谁不对劲,就赶紧喝点药,看能拦住头不?如果拦不住头,那我也真没什么好的办法。那真要看每个人自己的造化了,谁也救不了。”九先生苦口婆心的给人解释着,一堆人没一个理睬。他们心里在想,九先生这是忽悠人,就是想把人骗走,就是想把责任推掉。财主的心就是这样狠,把人命事说的如此轻巧。

还是李铁锤说话了:“你别给人说害怕,危言耸听,吓唬谁?你还想给谁看病吃药?毒死两人了,还不够吗?还想再毒死几个?”

此话一出,气的九先生,指着李铁锤说道:“你咋这么愚蠢?把人都往瞎里想,我作为大夫,有你想得这么坏吗?我以后还不在三道梁行医看病了吗?我不在三道梁上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