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志带回详细的生产图纸,工具车间迅速投入阀门制作,铸造车间则负责炉盘铸造。
首批样品送到石化三厂检测,顺利通过。
双方随即签订正式合同,开启了批量生产的新篇章。
生产紧张进行的同时,三线厂的政治学习从未间断。
这天,铸造车间办公室里,照例开展政治学习,主题是“传达及学习中央两个决议”。
车间主任陈贵田最近上火,嗓子疼得说不出话,便让车间调度主持会议。
调度拿起报纸,大声朗读:“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痛悼念毛主席……”
听到将永久保留毛主席遗容的消息,在场职工无不动容。
陈贵田艰难地站起身,用沙哑的嗓音说:“铸造车间全体职工,一定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实际行动,落实这两个决议!”
不久后,校园里也开始流传各种消息。
周山认真地说:“我爸拿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写着,《最紧密地团结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掀起学习马列着作和毛主席着作的新高潮》,还说要世世代代认真学,时时刻刻照着做呢!”
正说着,周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剪报,念道:“我站在毛主席的遗像前,手捧的金芒果,在泪光中微微抖颤……”
韩如冰疑惑:“什么金芒果?我爸吃过芒果,明明是黄色的啊!”
周山有些局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写‘金芒果’……不过毛主席给珍宝岛解放军送的芒果,好像也不是金色的,金色的怎么吃啊?”
“那到底为什么这么写?”
周山突然想起语文老师讲过的修辞手法,眼睛一亮:“这应该是比喻!”
十月的三线,秋高气爽。
白天,白云如轻纱般在蓝天飘荡,正午的阳光温暖宜人;
可到了早晚,西北风吹来,还是让人忍不住裹紧衣裳。
周山上学、放学,大多和好友吴权结伴而行,偶尔也会和其他同学边走边聊。
10月21日这天,放学回家的周山,像往常一样来到地震棚的厨房。
他熟练地支起大铁锅,舀了一瓢水,蹲下身子清理炉膛里的煤灰,倒在路边后,又从棚边抱来几根木柈子,放上几块煤。
正当他用油毡纸点火时,广播突然响起:“同志们、同志们!将要播出重要消息!”
这句话重复了好几遍。周山心里一紧——九月刚播过重要消息,这次又是什么大事?
他满脑子胡思乱想,没注意到燃烧的油毡纸滴下热油,“啪”的一声落在左手中指关节上。
钻心的疼痛让他手一抖,扔掉油毡纸,下意识地抓起地上的煤灰按在伤口上。
他强忍着疼,用脚把还在燃烧的油毡纸踢进炉膛。冷水冲洗后,一块黑黑的沥青粘在关节上,他用力一扯,连皮带肉掉了一块。
周山咬着牙,低头看了看,炉膛里的块煤已经燃起,他又用铁锹铲了些面煤轻轻盖上。
随后,他舀来两碗高粱米,在水缸里反复淘洗,挑出十几粒砂子,加水下锅,盖上锅盖。
做完这些,周山站在地震棚门口,抬头紧盯着杆子上的大喇叭,心跳加速,焦急地等待着那即将揭晓的“重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