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欢庆2(1 / 2)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1599 字 2小时前

厂办公楼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微妙。

下午三点,全厂干部准时集中在这里进行学习,可在会前,厂领导先召集各单位的一把手通报情况。

实际上,厂领导提前三天就已经接到了那份文件,只是由于保密要求,一直无法公开说明。

不过,老纪透露一点,老徐又补充一点,部分消息灵通的人已经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风声。

宋东方坐在会议桌前,眼神不时扫向手腕上的手表,指针缓缓移动,终于指向了三点三十分。

他伸手接过话筒,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道:“现在我正式传达,请大家认真听,认真记,回到单位后也要认真传达……”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一字一句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庄重,干部们纷纷坐直身子,拿出纸笔,准备记录这重要的时刻。

厂会议结束的时候,广播突然响了起来:“同志们、同志们,将要播出重要消息。”

那声音传遍了厂区的每一个角落。各单位领导一听,顾不上多做停留,匆忙骑上自行车,朝着自己的单位赶去,他们要利用下班前的这点时间,把刚刚听到的消息紧急传达下去。

回到单位后,他们迅速召集职工开会。职工们原本还在忙碌着手中的工作,听到通知,纷纷围拢过来,脸上带着惊诧与疑惑。

他们听着领导的传达,一边听,一边时不时抬头看向广播的方向,似乎想要从那里得到更多确切的信息。

传达结束后,职工们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听着广播,骑着自行车慢慢悠悠地往家走,一路上还在小声议论着。

广播播出的消息,就像一阵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下田劳作的农民,正弯着腰在田间忙碌,听到广播声,直起身子,先是吃惊地愣在原地,随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纷纷鼓掌。那些正在厨房做饭的普通百姓,手中的锅铲都停了下来,听着广播里的内容,也跟着点头,多年来对毛主席选定接班人的信任,让他们坚信这个决定永远是正确的。

周山放学回到家,想着帮妈妈做点事,就进厨房做饭。

结果一个不小心,手被烫伤了,红肿起来。

妈妈回来的时候,看到他伸出的那只红肿的手,心疼得不行,赶忙找来酒精给他清理伤口。

看着只是呲牙咧嘴,却强忍着没有叫喊的儿子,妈妈既心疼又有点嗔怪地说:“以后放学回来不要做饭了,做个饭还得负伤,太笨了。”

爸爸下班回来,听到这件事,先是看了看周山的手,然后说:“看来之前听的小道消息还真准。”

妈妈一边用酒精轻轻擦拭着周山的伤口,一边回应道:“那可不,领导得到信,虽说要保密,可进了被窝还能保得住密?啥事不是老百姓传的,其实都是当官的先传出来的。”

周山听着父母的对话,嘟囔了一句:“我这是干正事弄的,又不是调皮捣蛋。”

爸爸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干正事整的,还行,没白受伤。”

第二天早上八点,厂里再次召开会议。

这次会议要求人人表态,大家自然都是毫不犹豫地支持中央的决定。

正如那诗中所写:“君知百里秋风劲,那晓江南绿水清。草木凋残它世报, 鱼虫命断业消赢。”

在时代的浪潮下,大家都坚定地站在了正确的一边。

候焕东的母亲出院后,把住院期间心里的疑惑告诉了候焕东。

老太太说:“那个杨家妮有点奇怪,她和杜子舟之间好像有事,他俩见面时的眼神很不一般,感觉藏着什么秘密。”

候焕东这段时间往医院跑得勤,其实也有这样的感觉。

他原本打算自己偷偷侦查一下,拿到杨家妮的值班表后,夜里还去过几回医院,可每次都一无所获。

他毕竟年龄大了,不像年轻时那样能长时间蹲守,没办法,只好找到温利喜,希望他能帮忙了解一下情况。

温利喜一听是老领导的安排,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安排了两名关系要好的保卫干事,专门在杨家妮值夜班的时候去蹲点。

这天,杜子舟上夜班,他不太愿意住在地震棚,就来到医院,直接上了楼,待在住院部医生休息室。

今晚值班的护士不是杨家妮,而是赵护士,赵护士害怕地震,早早跑到地震棚里休息去了。

巧的是,温利喜安排的一名保卫干事,正是赵护士的对象。

这小子今天没啥事,也跑到医院来找对象,两人正在值班室里亲昵呢,小伙子突然想上厕所。

就在他出去上厕所的时候,杨家妮今天不值班却偷偷来了。

她前脚刚走上住院部楼梯,那小伙子后脚就从工字楼的院中拐进了医院的楼梯间,恰好看见了杨家妮上楼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