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县大牢内,带着铁镣铐在牢房里叮叮当当走来走去的耿仲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降明?不降明?降还是比不降好……不不不,还是不能降,嗯对不能降。”被关了两天没人搭理的耿仲明自言自语道。
哐啷,哐啷,吱扭。大牢的大门被打开了。
“诸位大人里边暗,小心脚下。”牢头提醒道。
郑森、徐人龙、郑鸿逵和郭启辰踩着冰冷的石板,走到了耿仲明的面前。
耿仲明一看这一身官服,就知道来的人是大官,于是隔着牢门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几人一边磕头一边说道:“罪臣耿仲明愿降!”
‘真是个软骨头!’郑森心里十分鄙夷耿仲明。
徐人龙也是一脸鄙夷道:“你能不能降,陛下说了算。现在本官问你,登州城里谁是你的内应。你不会说自己神机妙算,算准了登州卫的舰船出去运粮的时间吧。”
耿仲明为了活命,立即供出了自己在登州的奸细:“大人,俺的细作叫刘钰,乃是本地一缙绅。”
“启辰,速去抓他。”
“大人,缙绅刘钰已经在两天前死在乱军之中了。”郭启辰回答道。
“那就带人去把他家抄了。”徐人龙吩咐道。
“下官这就去。”郭启辰答道。
一看自己的情报没了价值,耿仲明急了,他又连忙讲道:“大人,大人,我还知道大清。不,是建奴。我大明京城朝堂之上有人向建奴走漏消息。”
耿仲明说的这句话,把在场的除郑森以外的所有人都震惊到了。朝堂上有满清的奸细不奇怪,《贰臣传》里写的那么多人,现在有不少就在朝堂之上。只是徐人龙等人根本就没想过,在京城的朝堂上会有内奸罢了。
“牢头,开门把他嘴给我堵上。”徐人龙吩咐道。
待牢头将耿仲明的嘴堵上后,徐人龙又说道:“你们听着,刚才这句话就当没听到,一切等将他送到京城后,由圣上定夺。”
“下官明白。”郑森、郑鸿逵等人同时答道。
徐人龙十分清楚这里面的深浅,要是耿仲明现在就将内奸爆出来了,他们上不上报?如果内奸就在通政司呢?那岂不是题本还没到皇帝手里,内奸就先知道了。那样的话岂不是打草惊蛇放跑了内奸?
如果内奸的消息是他想活命说的假消息,那么他们现在上奏最后查无实据,又会引得御史口诛笔伐,甚至被罢免。
因此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遵照旨意,把他赶紧送到京城,交给皇帝处理。
徐人龙蹲到耿仲明的面前,用手巾擦了擦他脸上的灰说道:“你命不错,陛下让本官和郑将军亲自押送你上京城。走吧,怀顺王。”说完便把手巾甩到了耿仲明的脸上。
由于担心半路会有人截囚,徐人龙从登州卫调了一百人,又从登莱水师抽调了一百人,组成了两百人的护送队伍。浩浩荡荡的从路上出发,一路向着京城而去。
郑森本身提议由登莱水师从海上护送速度更快更安全。不过徐人龙固执己见,生怕遇上个风灾什么的,把船都掀翻了,还是决定走陆路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