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恒倒好,竟另辟蹊径,说出了截然不同的一条路,又极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
他似乎每次都能有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对人云亦云的事。
晚上家宴,侯府齐聚一堂,平日针锋相对的大房二房同坐一席,维持着表面的和乐,外人看来的确其乐融融。
许是喝了些酒,侯爷有些上头,拉着裴文轩的手喋喋不休,“文轩,近日京都盛传徐家的案子,沸沸扬扬,你若能查清案件的真相,定能名声大噪,风光无限,你若有意,我明日便带你去衙门,如何?”
裴文轩拍着他的手,苦口婆心,“并非我不愿查这案子,只是您应该清楚,这案子人证物证俱在,放人是迟早的事,我又何必掺和一脚呢?反倒有些画蛇添足。”
很显然,他的思路和大众一样,只要有了人证物证,便能结案,却从未想过证据的本身是否有问题。
侯爷老谋深算,想必是看出案件的不对劲,这才提醒裴文轩去调查。
偏偏他这儿子不争气,根本没体谅老父亲的良苦用心。
沈昭宁莞尔,看破不说破。
见自家儿子不愿调查,侯爷的余光瞥向裴恒,“恒儿,你怎么看?”
裴恒嘴里正含着鸡腿,险些没吐出来。
他眨巴着嘴道:“方才大哥说了,人证物证都有了,还调查什么啊?让县衙赶紧结案得了呗,以免浪费时间。”
一个两个都拒绝自己的提议,侯爷无奈叹息,没再多言。
听着裴恒的话,沈昭宁拿着筷子的手一顿,眼神微颤。
白日里,还信誓旦旦地说案件有问题,没表面看着那般简单,一副笃定的模样,就差拿出证据了。
到了侯爷面前,又是附和裴文轩,又是装傻充愣,明显不对劲。
这也让她更坚定心中的猜想,裴恒是在故意藏拙。
虽心有猜测,她并未揭穿,只默默地看戏。
侯爷的话音落下,刘氏的算盘便打响了。
“弟妹,说起来二房也有段日子没交家用了吧?”她冷不丁地开口,皮笑肉不笑,看着渗人。
二夫人赔着笑脸,小心翼翼地提醒:“几日前才交过。”
明着被揭穿,刘氏也不慌,“是吗?那想来是我记错了。”
“不是我说,如今这生意可不好做,毕竟狼多肉少,若是没侯爷和文轩在疏通关系,你们二房的生意可没法做起来,弟妹,你不可能有了钱就忘了本啊!”
字字句句不提钱,这话说的确实有水平。
二夫人在做生意上是把好手,可面对高门大户里的勾心斗角却是个新手。
何况大房在官场上行走的游刃有余,要撕破脸皮,就怕他们暗中使绊子。
为了大局着想,她只得不情不愿地说道:“大嫂说的对,方才是我不懂事了,我明日便将家用补上,绝不耽误。”
见目的得逞,刘氏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还是弟妹明事理,你放心,侯爷和文轩定会尽力疏通关系,让二房的生意愈做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