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龄悬殊,哥哥一般不搭理他,也不带他玩,三姐有自己姑娘家的一帮人,也不和他太多的接触,小时候他是腻在父母身边,长大了自己一天的在外面野,很少和哥哥接触。
电击重生以后,他就在忙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和哥哥过多的交流,不过,他一直是想将家人拉入自己的阵营的,苦于没有机会,现在,见哥哥主动问自己,他立即感觉到了机会的来临。
“这三轮车是怎么来的?”
“干疗吴司务长送给我的。”
“吴司务长?”
于是,王鹏将自己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给哥哥讲了一遍。
由于王鹏有上一世的经历,和城里人打起交道来,并不像当时的农村人那样畏畏缩缩,反而表现的更加有见识,一副见过世面的样子。
别看王鹏年龄小、是个捡破烂的,穿着虽然破旧,但总是干净利索,小脸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言行举止也十分得体,好多城里人都愿意将自己家里不用的东西给他呢。
吴司务长就是其中的一个,叫吴靖先,在干疗主管食堂和后勤。
王鹏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光顾一次干疗。
刚开始他看着这个八九岁的小孩进来捡破烂,也没有在意,后来见多了,搭讪了几句后,觉得这小孩挺懂事的,一点儿不讨人嫌,也有点儿眼力劲儿,挺机灵,便喜欢上了他。
也就交代食堂和后勤的人员照顾着点儿,一来二去的就熟了,有时还能在一起聊上几句。
吴靖先的老家在晋南,上一世王鹏的工作单位也在晋南,对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十分的熟悉,讲起来一套一套的,一点儿也不生疏,两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王鹏每一次去的时候,也有意无意之间到吴司务长哪儿拉呱拉呱。
大米是当地的特产,当时粮站供应的大米是南方产的那种糙米,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一些省里的老干部过来疗养,当然是想吃到当地的特产的。
吴司务长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给这些领导干部搞点儿特产尝尝,既然熟悉了,当然就聊到了这个上头,王鹏也就有了给干疗供应大米的想法。
刚开始,也就十几二十斤,后来渐渐就多了起来,而且,也有了一些其它的种类,比如说小米、松子、蘑菇等特产。
每次都是用肩膀背着去的,吴司务长看他辛苦,就将院里一个淘汰的三轮车给了他。
哥哥听王鹏讲了这么一顿,也是十分的惊异。
“小鹏,你每个月能挣多少钱?”
“没有多少,每个月我也就是能收个百八十斤的东西,挣个一二十块钱的样子。”
“每斤能挣多少?”
“松子这些能挣个一两毛钱,大米也就是几分钱的样子。”
“他们要的多不多?”
“具体的我没问过,不过我每次拿过去的东西,他们都收了。”
“我能不能帮你收?”
“当然可以,哥只要你能收来东西,我给你分一半的钱。”
就这样,哥哥和他一起干起了特产售卖和捡破烂的生意。
有了哥哥的加入,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进货的量大了许多,原来不把他当回事的乡人开始和他们郑重地合作起来。
其次,活动的范围大了许多了,哥哥有时候骑着自行车可以跑的很远,到更远的一些工厂家属区去贩卖。
一个暑假下来,王鹏算了一下账,他哥俩挣了四百多块钱都不止,一下子有了扩大生产力的实力,而且家里也认可了他们的行为,纷纷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