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表姑父拜年(1 / 2)

当时我们镇上临街的建筑,很多还保持民国时代的特色,大量使用木材,榫卯结构,飞檐斗拱,用今天的话说,是真正的古镇。

我选这间门脸就非常典型,一楼门面只有二十多个平方,靠街一侧的门板全是一块块的木板。

内里有个木制的转角楼梯,可以直达二楼。二楼是两间木板房,一间可以居住,另外一间则可以用来当个储物间。

要想做饭只能在二楼走廊上烧蜂窝煤,好在已经通了自来水。

门面虽然很小,但好在租金也便宜,一个月只要一百元钱,爷爷当即给我付了半年房租,又找来人上下重新打扫一下,简单的贴上一些装饰。

我把门头上的招牌取下来,重新粉刷后,自己提笔写了一个名字,“老君道馆”。

又重新立了一块告牌,上书“承接一切风水算命,丧葬迁坟事宜”.

一切妥当之后,我择了个日子,腊月初六,宜动土、开张、赴任,邀请了几个亲朋,放了一挂响鞭,就算正式开了门。

当时很多从事类似行当的道士也好、阴阳先生也罢一般都是在家招揽业务,凭的是口碑和名声。

像我这样直接到街上开店面的,在我们那里,还是头一个。这事当时还在镇上引起不小的轰动,很多人议论纷纷。

只是认可的人少,当笑话看得人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过于年轻。

人说老阴阳少戏子,意思就是干阴阳先生或者道士活的人,必须老成,年纪越大越好,至于演戏的戏子,则要年轻俊俏才招人喜欢。

而且这一行名声也很重要,抛开年纪不说,纵有千般本事,也不曾显于人前,那别人干嘛找你?

一般主家要找道士,那肯定是家里有了不得的事,通过常规手段处理不好,才来求神问道。

万一遇到个骗吃骗喝的,把事情办砸了,岂不追悔莫及。

说来也是惭愧,自从开张以后,一连十几天,我这里连个上门算卦的都没有。还好我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开店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能够静下心来,研习道法。

这时候再回头琢磨小时候张九爷教的那些东西,才越发觉得博大精深,单单一部雷法,恐怕就要穷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

现在想来,当初九爷教导我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让我记住大概,一来可能是他当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怕没太多时间教导我。

二来,很多东西别人讲解和自己琢磨出来,完全是两回事。

所谓道可道也,非常道也,想来便是如此。

因此即使没有生意,我也并不着急,每天按部就班,清早起来打一套拳,然后诵经练习画符,中午吃饭后活动一下,和旁边茶馆里的老客们聊聊天南地北,傍晚开始打坐。

日子周而复始,转眼到过了新年,又到了家家户户拜年的日子,当时的农村,虽然物质条件差点,但年味非常浓厚,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