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通明(2 / 2)

郑明辉的连襟开着工程车堵在校门口:“抢修要县教育局批文,你们这是违规操作!”

陈凡亮出手机短信:“省安委办五分钟前将南山小学列为重大安全隐患督办点——需要我联系《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组吗?”

八十几个村民举着“要课桌不要电火”的横幅围住镇教管办时,李婷正在调试移动智慧课堂设备。她将老祠堂的雕花窗棂投影到白板,AR技术让《三字经》的篆体字在梁柱间流转:“这套系统能还原传统书院教学场景,还能避免电子设备过热风险!”

几个老塾师用戒尺敲打AR眼镜:“虚头巴脑的能比得上先生面授?”

陈凡调出岳麓书院数字教学纪录片:“千年学府用混合现实技术授课,去年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案例!”

“钱从哪出?”郑明辉冷笑。

李婷翻开省财政厅文件:“传统文化进校园专项资金有五十万结余,县人大去年就批复了使用方案——郑镇长说资金要‘统筹调配’,原来是在等老祠堂塌了建商业补习班?”

半个月后全省教育创新现场会上,AR课堂里的《论语》诵读声穿越古今。当省质检院的设备安全检测达标时,陈凡突然切换大屏幕:“省审计厅专项审计显示,追回被套取资金六十万元!”

观摩席上的郑明辉刚要离场,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已走进会场:“请郑镇长配合调查设备采购问题。”

祠堂里,周老师抚摸着全息投影仪感叹:“这光影比幻灯片还清楚,孩子们盯着祖训眼睛都不眨!”

总结会上,省教育厅基教处长在古祠堂前约谈陈凡。李婷正教孩子们用AR临摹碑帖,处长指着雕花穹顶笑道:“小李主任在省教育信息化大赛拿过课件设计金奖吧?这个AR书院场景是不是你带队复原的?”

陈凡的袖口还沾着祠堂青苔:“李婷同志是镇文化振兴办副主任,这次古今融合多亏她协调高校资源……”

“老树新芽才是真教育!”处长递过文件,“青岩镇列为全省教育创新试点,配套八十万升级所有村小——你们要让百年祠堂传出新声!”

夕阳将AR投影镀成金红色,李婷的影子投在陈凡的巡查笔记上。他想起两个月前在省图书馆古籍部偶遇李婷,她伏案誊抄清代书院考课章程,窗外的梧桐叶落在泛黄的宣纸笺上。

手机震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来通知:“青岩镇传统文化数字教学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