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刚过,青岩镇南山村的老祠堂里飘出阵阵墨香,陈凡站在斑驳的棂星门前,指尖抚过门柱上模糊的“耕读传家”刻字。省教育厅跟班学习时用的笔记本摊在祠堂石阶上,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份民国时期的族学捐资名录,那是上周省档案馆下乡普查时发现的珍本。
“陈镇长,新装的电教设备又黑屏了!”村小校长周老师攥着烧焦的电源线,沾满粉笔灰的袖口蹭着液晶屏上的裂纹,“说是省里统一配的智慧课堂,结果还不如我那块用了二十年的黑板!”
陈凡蹲下身查看主机箱,散热风扇的叶片上积了厚厚一层棉絮。他掏出手机调出全省教育均衡化台账,系统显示南山小学“2023年完成信息化改造”,可眼前的触控屏角落贴着“样机勿售”的标签,投影仪支架的螺丝竟是用胶水粘合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采购合同,多媒体设备中标价比市场均价高出三成。
“县教育局拨的八十万专项资金呢?”陈凡翻开镇教管办的验收报告,“教师使用培训记录”上二十个相同的潦草签名,连笔锋转折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分管教育的副镇长郑明辉推了推金丝眼镜:“山区教师信息化素养低,操作不当也是情有可原……”
“不当到让黑板变火炉?”陈凡撬开配电箱外壳,里面绞缠的电线像团乱麻,“郑镇长妹夫代理的这批设备,是不是把二手翻新机当教育专供产品卖?”
镇教育工作推进会上,郑明辉将“全省教育现代化示范校”铜牌摔在会议桌上:“信息化建设是省厅重点考核指标,现在质疑采购流程要影响全县教育评估!”
陈凡将烧焦的电路板推过去:“省质检院电子设备检测中心的报告显示,主机电源功率虚标60%,散热系统不符合教室环境国标!”他点开手机里的设备调试录像,“厂家技术员自己都差点触电——这种设备能保障教学安全?”
教管办主任擦着额头的汗:“可能是电压不稳……”
“不稳?”李婷抱着档案袋推门而入,马尾辫上别着周老师送的木制书签,“上周数学课冒了三回火星,郑镇长在启用仪式上剪彩的照片,需要我投到大屏幕吗?”
郑明辉的堂弟突然拍案:“你们这是破坏教育扶贫工程!”
“那就请真正的专家来。”陈凡拨通视频电话,省电教馆的设备验收专家出现在屏幕上,“钱高工刚验收过省实验中学智慧教室,让他看看咱们的‘示范’设备?”
暴雨冲刷着漏水的教室屋顶,陈凡带着老师们抢修电路。李婷举着防水手电照向浸水的配电柜,突然高喊:“漏电保护器失效了,得先做绝缘处理!”
“通知县供电局切断校区电源!”陈凡抓起对讲机,“让省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师生做设备评估!”
技术员急得跺脚:“雨太大没法检测线路!”
“用超声波检测仪排查漏电点,重点检测弱电线路!”李婷翻出应急设备清单,“省科协上个月支援的检测仪——我联系他们派技术员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