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曼恩公司的回复,如同石沉大海,一连几天都没有明确的答复。
只是通过一些非官方渠道,传来一些模棱两可的消息,一会儿说是生产线上出了问题,一会儿又说是欧盟的审批流程遇到了障碍。
种种迹象表明,对方显然是在故意拖延。
沙省航务建设公司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这帮德国佬,摆明了是故意的!”
分管设备采购的副总老黄气得直拍桌子。
“合同签得好好的,订金也付了,现在跟我们玩这套!
这不是商业欺诈是什么?”
“我估计,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李朝阳皱着眉头分析道,“‘天龙号’项目动静这么大,肯定触动了一些国家和公司的神经。
他们不愿意看到我们这么快就拥有世界一流的疏浚装备。”
老张叹了口气:
“关键是,这超大功率柴油主机,技术壁垒太高了。
国内的产品,虽然这几年进步很快,但在一些关键性能上,比如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跟曼恩这种老牌巨头比,还是差了那么一口气啊。
‘天龙号’是要去南海那种复杂海况下作业的,动力系统绝对不能出半点差错。”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周离。
这位年轻的总经理,从上任以来,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不少奇迹。
但这一次,面对这种来自国际顶尖公司的技术壁垒和商业刁难,他还能有办法吗?
周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
他现在关注的是公司考察哪一家柴电动力系统的公司能使用他的技术。
“曼恩那边,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他们身上。”
周离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穿透力。
“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如果他们最终真的无法履约,或者提出一些我们无法接受的苛刻条件,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替代方案。”
他看向负责技术评估的几位工程师:“国内几家厂的情况,摸得怎么样了?”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工程师站起身,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数据对比图:
“周总,根据我们的初步评估,目前国内有三家企业生产的柴油主机,在功率等级上能够满足‘天龙号’的设计要求。
分别是沪市柴油机厂的‘海鲨’系列,洛城重工的‘昆仑’系列,以及咱们集团下属的武市动力集团的‘长江’系列。”
他切换着ppt,详细介绍着各家产品的优缺点:
“‘海鲨’系列技术相对成熟,市场保有量较大,但其最新的型号在极限输出功率和燃油经济性方面,比曼恩的产品略逊一筹。
‘昆仑’系列在功率和扭矩上表现突出,尤其擅长重载荷工况,但体积和重量偏大,对船体空间布局有一定影响。
至于‘长江’系列,这是他们最新研发的产品,很多技术指标非常亮眼,甚至在某些方面不输于曼恩,但……
缺点是,有部分核心数据的可靠性有待验证。”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每一种方案似乎都有明显的短板。
要么性能稍逊,要么体积不合适,要么就是缺乏实践检验。
“周总,如果我们选择国产主机,恐怕……‘天龙号’的整体性能会打一些折扣。”
老张有些担忧地说道。
“这与我们最初设定的‘世界一流’的目标,就有些差距了。”
周离的目光在屏幕上的三款国产主机参数上停留了许久,最终定格在了武市动力集团的“长江”系列上。
“就选‘长江’。”他语气果断。
“啊?”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惊呼。
所有人都没想到,周离会选择风险最大的那一个。
李朝阳也忍不住劝道:
“周总,‘长江’系列虽然纸面数据好看,但毕竟没有经过实际检验。
万一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那后果不堪设想啊!‘天龙号’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容不得半点闪失!”
“我明白大家的顾虑。”
周离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
“但我们也要看到,‘长江’系列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是我们集团内部的产品。
它的潜力最大,未来的可塑性也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