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上前一步,神色刚毅,拱手领命:“陛下,既然此事关乎重大,臣愿担起组建土地丈量小组的重任。臣定会从各地抽调精通农事和算术的人才,由朝廷统一调配管理,确保丈量工作公正、专业,减少地方干预。面对地主和官员的阻力,必须态度坚决,阐明改革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并非针对个人。对于蓄意阻挠改革之人,定要严惩不贷,以正国法。”
杨荣轻轻点头,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铁大人所言有理。不过,在推行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地方的实际情况,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引起百姓恐慌。对于地主和官员,除了强硬手段,也可适当给予一些安抚。比如,对于主动配合改革的地主,在其他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像是商业经营上的便利;对于官员,若能积极推动改革,在考核晋升时予以考量。”
方孝孺神色坚定,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认为应当颁布详细的土地丈量和征税条例,明确规定丈量标准、征税流程以及违规惩处措施,让百姓和官吏都能清楚明白,如此方能减少争议。”
黄淮则面露担忧之色,说道:“可这条例一旦颁布,难免会有刁民故意曲解,借此闹事。还需提前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让百姓真正理解改革的益处。对于地主和官员阶级,宣传时要着重强调改革对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他们长远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朱高炽一直静静地听着众人发言,此时他微微咳嗽一声,缓缓说道:“诸位所言都有道理。其实,我们不妨就在应天府附近直接进行试点,这里人口密集、土地类型多样,且消息传播迅速,便于及时总结经验。同时,利用应天府发行的报纸,将改革内容详细刊登,配以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让百姓们能轻松了解。对于地主和官员的态度变化,也可通过试点及时掌握,以便调整策略。”
朱高炽在心里暗自思忖,之前办报纸的时候,皇太孙就一直强调要让百姓能及时知晓朝廷大事,莫非那时他就已经在为今日的改革做准备了?这布局当真深远。再联想到此次农业税改革,种种迹象表明,很有可能就是皇太孙在背后一手推动,年纪轻轻,谋略竟如此深远,着实可怕。
朱元璋听后,眼前一亮,旋即又想到了什么:“沃槽!大孙办报纸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在谋划这些事情了?沃槽……沃槽……沃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