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学院的教学困境(2 / 2)

在绘图课上,苏妙教学生们如何画服装草图。她拿着笔,在纸上快速地勾勒出一件衣服的轮廓,线条流畅自然,比例恰到好处,一件精美的衣服瞬间跃然纸上。然后说:“大家看,线条要流畅,比例要协调。” 可学生们画出来的图简直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学生画的衣服,袖子比身子还长,整个造型看起来像个长臂猿,比例严重失调;有的学生画的裙子,裙摆小得根本穿不进去,仿佛是给玩具娃娃准备的。苏妙看着这些画,一边笑一边给学生们讲解问题所在,她指出线条的走向应该如何更加自然,比例应该怎样调整才更美观,还亲自在学生的画上进行修改示范,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

对于那些已有一定基础,却渴望在专业领域更上一层楼的学生,苏妙精心筹备了一对一的导师指导计划,这计划犹如为每一株充满潜力的树苗都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独具慧眼的专属园丁。学院的导师们皆身经百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且凭借丰富阅历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他们会从专业技能、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剖析每个学生的独特优势、短板与学习风格。比如,面对擅长逻辑推理但实践操作稍显生疏的学生,导师会侧重于安排更多实操项目,并在过程中耐心引导;而对于理论知识扎实却缺乏创新思维的学生,则会推荐前沿学术资料,组织创意研讨活动。据此制定出贴合个人发展路径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助力学生们跨越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重重阻碍,成功突破能力瓶颈 。

在众多学生里,有个名叫阿明的年轻人,曾经在自我怀疑的泥沼中苦苦挣扎,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服装设计的领域里,阿明天天与灵感匮乏、创意平平的困境搏斗,他始终觉得自己的设计作品宛如沧海一粟,毫无独特之处,难以在浩渺的时尚浪潮中崭露头角。苏妙察觉到阿明的沮丧后,主动与他深入交流,在一来一往的对话中,苏妙敏锐捕捉到阿明对传统文化潜藏着浓厚兴趣。于是,苏妙循循善诱,向阿明提出了一个极具建设性的建议 —— 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之中,让古老文化在时尚舞台上重焕生机。

阿明听后,犹如在黑暗中觅得一丝曙光,决定放手一搏。他一头扎进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开启了一场艰苦却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在那段日子里,阿明整日穿梭于图书馆的书架之间,查阅海量古籍、学术文献,不放过任何一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线索;他还四处拜访刺绣工艺大师,虚心求教传统刺绣的针法奥秘,用心揣摩每一种图案背后蕴藏的深刻寓意;为了研究古代服饰的款式特点,他不辞辛劳,前往各大博物馆,隔着玻璃细细观察、记录古人服饰的精妙设计。

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刻苦钻研与反复尝试,阿明终于完成了一件凝聚心血的作品 —— 一件将传统刺绣图案与现代连衣裙款式完美结合的设计。当阿明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份设计图呈现在苏妙面前时,苏妙只觉眼前一亮。设计图上,细腻繁复的传统刺绣图案沿着连衣裙的线条蜿蜒伸展,恰似历史与现代在裙摆间悄然对话。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诉说着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而简洁流畅的现代款式又赋予了整件衣服时尚轻盈的气息,二者相得益彰,令人拍案叫绝。苏妙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由衷说道:“阿明,你瞧,你本身就蕴含着无限潜力,只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就能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阿明听了这番话,激动得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声音略带哽咽地回应道:“苏院长,若不是您一路耐心引导、悉心教导,我恐怕早就心灰意冷,放弃服装设计这条路了。真的太感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