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学院的教学困境(1 / 2)

服装设计学院开学的热闹劲儿还没过去,教学过程中就如同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各种困境纷纷涌现。学生们的基础简直是天差地别,参差不齐得厉害。就好比一群高矮不一的树苗,有的已经抽枝展叶,枝繁叶茂,向着阳光奋力生长;有的却还在土里挣扎着冒头,只露出一点嫩绿的芽尖,在微风中瑟瑟发抖。这可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尤其是在讲解复杂的设计理论和技巧时,部分学生听得那叫一个云里雾里,两眼发懵,眼神中满是迷茫,仿佛在听外星语,完全摸不着头脑。

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恰似刚刚从幽深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小心翼翼迈出脚步的幼兽,目光中满是懵懂与好奇。他们在此之前接触的服装设计知识,简直少得如同沙漠中的水滴,屈指可数。怀揣着对时尚殿堂的无限憧憬与向往,他们毅然踏入这所梦寐以求的学院,满心以为能即刻在设计的浩瀚海洋中自由遨游,尽情挥洒创意的水花。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学院高强度的课程安排,恰似将他们猛地抛入波涛汹涌、暗流涌动的大海,一个凶猛的浪头劈头盖脸地打来,便瞬间将他们拍打得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每日,堆积如山的作业如同一座无形的高山,横亘在他们面前,而课程里那些晦涩难懂、高深莫测的专业内容,更是如同沉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们心头,让他们的学习压力大到仿佛有一座巍峨大山狠狠压在身上,压得他们几近喘不过气,只能在艰难中苦苦挣扎,试图寻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

在一次服装设计理论课上,老师正口若悬河地讲解着色彩搭配的原理:“同学们,色彩的冷暖对比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红色属于暖色调,蓝色属于冷色调,合理搭配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台下传来一阵呼噜声。老师定睛一看,原来是从偏远山区来的阿强睡着了。只见阿强趴在桌子上,口水都流到了课本上,脸上还带着一丝憨态可掬的笑意,仿佛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老师无奈地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阿强的桌子,阿强迷迷糊糊地抬起头,睡眼惺忪,一脸茫然,眼睛里还带着未消散的困意。老师问道:“阿强,你说说红色和蓝色搭配在一起会有什么效果?” 阿强挠挠头,想了半天,脑子还没从睡梦中完全清醒过来,说:“老师,红色和蓝色搭配,是不是像我家过年贴的对联,上面有红色的字,旁边还画着蓝色的花边,可好看了。”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教室里瞬间充满了此起彼伏的笑声,有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同学笑得直拍桌子。

还有一次,在裁剪课上,老师教大家如何裁剪一件简单的连衣裙。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大家注意,裁剪的时候要按照画好的线剪,不要剪歪了。” 同学们都认真地开始动手,可没一会儿,就听到一声尖叫。原来是来自农村的小芳,她不小心把剪刀戳到了自己的手指,疼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只见小芳的手指上微微渗出血丝,她紧紧地握着受伤的手指,脸上满是痛苦的表情。老师赶紧跑过去查看,还好只是擦破了一点皮。老师安慰小芳说:“小芳,别着急,慢慢来。” 小芳吸了吸鼻子,带着哭腔说:“老师,这剪刀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一剪就剪歪了。” 老师看着小芳剪得乱七八糟的布料,原本平整的布料此刻变得歪歪扭扭,边缘参差不齐,简直哭笑不得。

苏妙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心急如焚。她深知,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学生们的学习之路将愈发艰难,甚至可能被沉重的学习压力彻底压垮。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雷厉风行地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开设专门的补习课程,就如同为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亟待养分的瘦弱树苗,精心浇灌、悉心施肥,助力它们茁壮成长。

在补习课堂上,苏妙亲自上阵,她身姿挺拔地站在讲台上,宛如一位即将奔赴战场、英勇无畏的战士。她从容地拿起一块质地优良的布料和一把锋利的剪刀,准备从最基础的裁剪环节教起。“同学们,大家仔细看,裁剪的时候,手一定要稳,剪刀要沿着事先画好的线,缓慢且精准地剪。”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在教室里回荡。说罢,她便开始示范,动作娴熟流畅,一气呵成,布料在她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乖巧地随着剪刀的开合而变化形状。

然而,学生们一动手实践,各种问题便接踵而至。有的学生因为紧张,手不受控制地颤抖,剪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布料被剪得如同被饿极的狗啃过一般,这边突兀地多一块,那边又缺了一角;有的学生则用力过猛,剪刀下的布料险些被剪破,吓得自己不由自主地一哆嗦。面对这一幕,苏妙没有丝毫的急躁,她迈着轻盈的步伐,一个一个地走到学生身旁,手把手地纠正他们的动作。她耐心地说道:“不对,这样不对,手再稳一点,对,就是这样。” 一边说着,她一边轻轻握住学生的手,引导着他们正确使用剪刀,让学生们切实感受裁剪时所需的力度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