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多线交错(1 / 2)

然而,事实却给这些省委大佬们一记沉重且响亮的耳光。大风厂的职工们在知晓陈岩石是新书记的义父这一特殊关系后,欲望愈发膨胀,胃口大得惊人。他们如今不单是想要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股份,更是狮子大开口,强硬地要求政府在光明区赐予他们一块免费的土地。就连向来秉持公正的陈岩石,竟也持有这般观点,妄图将所借债务全盘推到蔡成功身上,企图以借款不合法为由,让这一棘手难题不了了之。

可关键问题在于,蔡成功明晃晃地握有大风厂 60%的股份,并且身为董事长的他亲自签署了相关文件。从严谨的法律层面来讲,这借款行为合法合规,大风厂所欠下的每一分钱都绝无减免的可能。省委为妥善处理这一乱局专门成立的调查组,在历经详细且深入的调查后,却仿佛陷入了深不见底的泥潭,举步维艰。

一方面,大风厂的职工们态度坚决如铁,强硬得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他们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聚集在政府部门门前抗议,那汹涌的气势给当地原本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另一方面,山水集团也绝非善茬,他们坚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依法依规经营,绝不能在这场纷繁复杂的纠纷中吃半点亏,甚至放出狠话,倘若不能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就要将此事闹到国际舞台,给汉东的投资形象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调查组的成员们为此日夜不休地展开商讨,绞尽脑汁地试图寻觅一个能让双方皆大欢喜的完美解决方案。他们不辞辛劳地仔细研究每一份合同的每一个条款细节,审慎审视每一个签名的真伪,抽丝剥茧般追溯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满心期待能够从中挖掘到那一丝能够破局的关键线索。然而,事与愿违,每一个初看行之有效的方案,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都会遭遇一重又一重难以跨越的阻碍,仿佛有一双无形且强大的黑手在幕后暗中操纵,蓄意阻止问题的顺利解决。

大风厂的职工们对于调查组迟缓的工作进展表现出了极度的不满和愤怒。他们固执己见地认为调查组有意偏袒山水集团,故意拖延时间,对他们合理的诉求置若罔闻。而山水集团则毫不留情地向调查组持续施压,急切地要求尽快给出一个完全有利于他们的明确结论。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的舆论压力铺天盖地而来。各大媒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纷纷将敏锐的焦点对准了大风厂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深入骨髓的报道和跟踪。网络世界中,民众们的讨论更是热火朝天,观点五花八门。

有人言辞激烈地指责政府在处理大风厂问题时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未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也有人毫不客气地批评大风厂的职工们贪得无厌,要求过高,全然不顾实际情况;还有人目光犀利,一针见血地将矛头指向山水集团,质疑其背后定然存在着错综复杂、见不得光的利益关系和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各种尖锐且对立的声音相互交织碰撞,汇聚成了一股强大到足以撼天动地的舆论洪流,让政府瞬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在这艰难困苦的时刻,省委领导们个个愁眉不展,焦虑万分。沙瑞金多次紧急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表情严肃,语气坚定地强调,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地处理大风厂的问题,同时也要小心谨慎地应对山水集团背后那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