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条线上下功夫
形意拳实战训练有个经验:练拳时,眼前无人似有人;
用拳时,眼前有人似无人。
用通俗话讲,就是训练中,要有假想敌意识。
用拳的时候,则要放开来打,不要过多顾虑,不要进入对方的节奏,而是要把他拖入我的优势领域。
这个理念放在古今中外各个格斗流派都适用,也并不是一家独有。
但是作为形意拳理念指导,它又有着自身独有的内涵,这一内在意识,就决定了形意拳外在架势的规范。
形意拳的假想敌,并非单一假想敌,而是一种随时随处打过来的冷拳。
甚至不止是一个敌人,甚至是可以分身的敌人,移动之速度匪夷所思的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其单一拳架应对的方面,就不只是前方,而是要顾及前后左右。
其应对的方法有直接反击,也有转换位移,直接反击合以转换位移的技术,就可以被理解为身法。
在身法之下,攻击模式就形成了多样性。
因此形意拳的内意练法,其实都是有具体所指的,并非只是灌输一种意念力量。
而它训练出来的感应,也是很实际的条件反射。
这样训练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说意识反应,练武术不是强者欺负人用的,而是“弱者”救命用的。
所以感应尤为重要,必须得应付得了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势,才敢说自己的武术可以独当一面,不然赢人也总是侥幸。
所以势均力敌的竞技比赛,自身就是一种精心安排的对敌状态,对于生活中出现的情况,它反而是一种模拟。
每个人的模拟训练条件不同,假想敌训练是较为便利的一种。
因为假想敌可以无限强大,逼着你把能够提高的能力尽最大化提高。
与之相似的是寻找不同类型的对手进行打斗。
反而,如果老是跟同一类型对手进行训练,哪怕这个陪练非常厉害。
但是久之反而不利,会给你培养出一种固化的反应。
将来实战的时候,遇着对症的对手,也许无往不利,遇着不对症的时候,就要陷入困境了。
再是技术动作上,用拳时的时候,眼前真有人了,反而要忽略他,不跟着他的节奏走。
所以形意拳训练中,就要往古拳谱上找要领,而不能是一副养尊处优的架势,幻想自身一拳多重。
而要逼着身体在一条线上下功夫,往失误状态去假象,而后渐渐变成一个点。
如此辗转会越发地快,独立之能就成就在此处。
形意拳以鸡腿龙身为要领,是以此指代内涵要领。
因此就要注意,不是单腿立着就是独立之能,独立之能内涵是腰胯、身躯的高度协调,它必须在动态中去训练完成。
无论是鸡腿桩还是三体式,直直站着并没有用。
二、形意拳架的独到之处
那形意拳的拳架,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如今爱好者知道的主要是沉稳、劲整之类,但实际上,拳架是训练最基本的劲力传导能力,是一个攻击形式的发力完成瞬间的定式。
落成这个状态,其内部有着若干的组成。
就好比结果等于五的算术,存在多种加减乘除的形式。
我们对比拳击运动与综合格斗来解说一下。
如果习惯于正面重拳攻击,那么在遭遇侧面进攻的时候,往往是需要调整方向进行对敌。
但如果放开其他攻击模式,就可以在调整中直接踹腿反击,而不需要重新面对起始状态。
在踹退打破节奏的状态,就与刺拳打破节奏的状态不同,其后续衔接也自然相应不同。
而破坏直拳的方式有很多种,拳击面对组合拳,与泰拳面对组合拳,可能应对的方式也不同。
换句话说,拳击攻防中能搂抱住对手,放在泰拳攻防中就可能被箍住颈部。
而劈拳的一种打法,就有拍下对方胳膊直接箍颈盘肘,在这个距离之下,打击要害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