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99年的中原大地,局势就像一锅烧开的滚水,咕嘟咕嘟冒着泡。南边的楚国,在楚庄王的带领下,兵强马壮,一心想当天下的霸主;北边的晋国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把自己当成中原的老大。这两家谁都不服谁,天天琢磨着怎么给对方使绊子。
夹在中间的小国可就惨了,尤其是郑国和宋国。郑国离楚国近,早早就认了楚庄王当大哥;宋国呢,一直跟着晋国混,是晋国的铁杆小弟。楚庄王心里盘算着,要想敲打晋国,就得先拿宋国开刀,只要把宋国打服了,既能立威,还能断了晋国一条臂膀。
这一年秋天,楚庄王大手一挥,楚国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宋国。楚国的军队那叫一个威风,战车一辆接着一辆,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刀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反观宋国这边,城墙破旧,士兵缺衣少粮,根本没法跟楚国比。消息传到宋国都城商丘,老百姓都慌了神,哭声、骂声、求饶声混作一团。
宋国国君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去晋国求救,使者跪在晋景公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大王啊,楚国欺负人,我们宋国快顶不住了!您要是不出手相救,我们可就完了!”可晋景公却皱着眉头,在大殿里来回踱步。他心里清楚,楚国现在势头正盛,贸然出兵不一定能占到便宜,搞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思来想去,晋景公叹了口气,摆摆手说:“不是寡人不想救,实在是时机未到啊!”
就这样,宋国眼巴巴地盼着援军,却始终没等到一兵一卒。楚国的军队把商丘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日子一天天过去,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老百姓饿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士兵们也面黄肌瘦,守城的士气低到了极点。
转眼五个月过去了,宋国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这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宋国的右师华元。华元在宋国位高权重,为人正直,深受百姓和士兵的爱戴。看着满城的惨状,华元心如刀绞,他知道,再不想办法,宋国就要亡了。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华元换上一身破旧的衣服,腰间别着一把短刀,偷偷溜出了城门。他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避开了楚国的巡逻兵,摸黑朝着楚营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被楚军发现。
终于,华元摸到了楚营附近。他趴在草丛里,观察着楚营的动静。只见营地里灯火通明,士兵们来来往往,戒备森严。华元咬了咬牙,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不管多危险,今天一定要见到楚国主将!”
他趁着夜色,悄悄绕到楚营后方,找到了一个守卫相对薄弱的地方。华元深吸一口气,猛地起身,像一只敏捷的猎豹一样翻过了营墙。落地后,他迅速躲进阴影里,小心地朝着主将的大帐摸去。
快到大帐时,华元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他屏住呼吸,慢慢靠近,透过帐帘的缝隙往里一看,只见楚国大将公子侧正和几个将领喝酒聊天。华元不再犹豫,猛地掀开帐帘,一个箭步冲了进去,手中短刀抵住公子侧的脖子,大声喝道:“别动!我是宋国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