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福王求生(2 / 2)

这些日子可把本官累坏了,又要劈柴挑水,又是做饭又是烧火,幸亏之前跟着江大人学了几招,不然这活儿还真干不来。”

当天夜里,福王朱常洵坐在书房中,贴身大伴赵全德静静地守在书房门外。

就在这时,黑夜中走出一名男子。

赵全德见状,轻轻推开房门,将此人领了进去。

朱常洵看着眼前有些眼熟的中年汉子,开口问道:“阁下便是负责与京城联系的人?”

中年汉子微微一笑,说道:“正是。

臣听手下人说,殿下有事想联系京城,所以臣便来了。”

朱常洵示意中年汉子落座,说道:“王府里来了几个反贼,蛊惑本王行大逆不道之事。

但此事牵连重大,如今这几人被本王暂时稳住,安置在王府中。

还请阁下联系京城,询问一下,这几名反贼是就地诛杀,还是押解进京?”

中年汉子咧嘴一笑,说道:“这件事不用联系京城了,臣现在就可以告诉殿下,殿下只需将这几人安抚好,然后跟随他们一同进京便是。”

朱常洵闻听此言,眉头紧皱,满脸怒色,说道:“你这是要本王去送死吗?

藩王无诏,不得擅离封地。

本王一旦进京,那便是死路一条。”

听到这话,中年汉子却毫不在意,笑着说道:“殿下不一定要亲自跟随他们进京,只需将他们稳住,剩下的事交给臣来办。

到时还需殿下好生配合一番。”

朱常洵闻言,点了点头,问道:“本王该如何配合?”

中年汉子微微一笑,说道:“这几人背后牵扯众多。

殿下只需假意同意与他们一同进京,定好时间后,乘船沿运河北上。

不过,所有护卫必须全部由臣来安排,到时剩下的事就交给臣。

至于殿下,继续待在洛阳,不必进京。”

朱常洵略微思索后,说道:“偷梁换柱?”

中年汉子闻言点了点头。

朱常洵也跟着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麻烦阁下了。”

随后,中年汉子准备起身欲告辞。

朱常洵忽然开口问道:“本王为何觉得阁下似曾相识?”

中年汉子转头微微一笑,说道:“臣当年有幸在京城与殿下见过几面。”

说完,便转身离去,消失在黑夜之中。

此时,整个王府书房里,只剩下福王朱常洵和贴身大伴赵全德。

片刻之后,朱常洵面露惊讶之色,不敢置信地开口道:“怎么会是他?

他何时混进王府的?”

赵全德在一旁默不作声。

随后,朱常洵苦笑一声,说道:“没想到京城那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幸亏本王没跟着犯傻,不然恐怕还没到京城,本王就得死在半道上。”

中年汉子返回厨房后,赶忙对身材矮小的厨师吩咐道:“立马给京城送消息,就说大鱼已经上钩,随时可以收网。”

身材矮小的厨师赶忙点头称是,随后来到一处偏僻角落,取出一只信鸽,放飞出去。

不多时,信鸽便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

………

此时,大明京城内,经过数次增派人手,三大殿的工程即将竣工。

朱由校每日都会亲自前往监督并指点,闲暇之时,便召神虚子入宫为自己讲道。

之前流传的有关朱由校身世的谣言,如狂风一般,从江南迅速蔓延至京城,乃至整个北直隶地区。

一时间,百姓们议论纷纷,然而朝廷对此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天启时报》依旧只是报道一些民间琐事以及朝堂政令。

夜深人静,朱由校坐在御书房的书案前,不停地翻阅着奏折。

站在一旁的方正化则小心翼翼地汇报着京城内发生的种种事情。

朱由校听完,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便好,三大殿竣工之日,便是收网之时。”

方正化赶忙笑着奉承道:“陛下天纵奇才,神机妙算,这些跳梁小丑又怎能是陛下的对手。”

听到这话,朱由校微微一笑,随后又开口问道:“皇后这些日子都在忙些什么?”

方正化闻言,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皇后娘娘还是如往常一样,整日刺绣、看书。

倒是国丈太康伯,近日连续三次递牌子,请求进宫面见皇后娘娘,可都被皇后娘娘拒绝了。”

朱由校闻言,神情略显复杂,说道:“朕知道了。”

没过多久,朱由校将眼前的奏折看了大半,他站起身,离开龙椅,微微活动了一下身子,随后摆开架势,打起了太极拳。

边打边开口问方正化:“方大伴,你觉得朕这太极拳法打得如何?”

方正化赶忙笑着回应:“这太极拳乃是老神仙亲自传授,又是张真人所创的绝学。

奴婢愚钝,实在看不懂。

不过老神仙如今已一百一十一岁高龄,身子骨却依旧如此硬朗,想必这太极拳定是一门极为厉害的功夫。”

朱由校笑着说道:“听老神仙讲,江兄也在练习太极拳。

等江兄班师回朝之后,朕找个空儿,要与江兄切磋切磋。”

方正化闻言,只是笑笑,并未多言。